贵报热议深大改革,也凑热闹几句。笔者本来想在题目中用“忽悠”这个词的,因为以本人就学时当过学生会主席的经历及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体会,学生是有很多被忽悠情况的,他们的主体地位亟须彻底地提升。各位可以回想一下,读书期间是否有过参与学校“实质事务”的权力、权利?很多情形下,学生对学校事务有“知情权”已经很勉强,有点“表达意见权”已经很难,至于相关决策的“参与权”简直是白日做梦。以前是国家包办教育,自己不出钱、少出钱,没有或少有权利、权力也就算了,现在可是真金白银全额交费的,为什么学生还得延续着以前“无能”的状况呢?大学除了科研,教学之中学生本来就是最主要的受益主体,为什么没有“权衡”各方的那一票?

 

    看看目前的各种讨论,学生“主权”这点总是习惯性被忽略的,而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受教导”的经验,也造成他们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参与其中改变被忽略的境遇,待改革既成,实际上就等于被“忽悠”了。当然,这样的悲情,也有人拿出另一个主体——— 教师作比较以求情有可原。是啊,教师在单位里一般就不知道,各种决策中教职会、教代会、工会等都起了什么作用,教授们连个“会”都是摆身样甚或没有呢,何所谓“教授治校”?我们眼前热情讨论的“去行政级别”、“去行政化”,虽然有对外宣示“大学自治”的任务,但首要的是对内解决教师、员工的权力分配问题。如此,各位就别奇怪几乎不曾听说过各种改革讨论和实施中将“学生会”考虑进去。但是,起码在教学这一摊,所有的改革难道不是要把教学搞好,让学生受益吗?为什么总是以为教师的悲情重于学生?

    讨论改革的大趋势、大政策也许真是“教育行政长官”(当然包括校长、院长)喜好的事。作为从教时间不长也不短的普通教工职员,笔者想象中的改革其实很简单,就是促成竞争的制度和机制,按劳、按能分配。但是,这么些年来尽是停留在“口头吹风”风口上的改革,已经让笔者这个教育阵线上曾经的理想主义者在不断见证“吹风”变“吹牛”的事实后,只得在原地踏步消耗热情变成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在大学里,能干不能干,干好干坏,大家都一样拿那份钱。试问,怎么让人积极施展才能?笔者接着要说的是,在这个“竞争”问题里,其实就有学生这个主要的主体因素。就本人所知的本专业大学院校的范围看,教师如何通过展览、演讲、交流等,让学生有途径了解教师论文、范例、观点、风格乃至为人的相关情况,以便做出自己的选择;从学校的角度讲,依据这些选择,对受学生欢迎、肯定的教师,如何在待遇、授课、职称等方面赋予这些教师更多主动权(当然不是像现在这样教而优则仕)……这些都远远有待作出实质改革。从诸点微观收益的甜头开始,再至更大的有(代表)权列席有关制度、政策设计会议,都要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达成教学互动的良性循环,这样的改革才是有结实归宿的。http://club3.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55&id=646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