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铺天盖地的感动,让感动成为一种洗脑术。其实中国最缺的不是感动(在这样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能活下来都挺令人感动的),而是忏悔。转沈栖先生的一篇评论,原题为《德国人的“绊脚石心态”》。愿德国的“绊脚石”,成为中国的里程碑。

——思想国评论(www.21pinglun.com

 

人们都说上海世博会是“一席高科技的盛宴”,然而,我在德国馆却不经意看到了一个另类“产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铭牌“绊脚石”,它似乎在警示人们:在奔向理想的途中,不要忘记曾经犯下的罪恶、曾经有过的苦难。

据德国馆工作人员介绍,每块“绊脚石”上都刻着“二战”中被纳粹投入集中营遇害的犹太人的名字,上面还简略记载着他们的生卒年月。政府出资,将它们一块块镶嵌在罹难者故居门前的街道上,略高出地面,常令人不期而遇,在硌脚之余,驻足俯首注视一下那些揪人心肺、催人泪下的名字。迄今,像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绊脚石”,在德国有两万多块,它们悄然地静躺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也悚然地深埋在国民的心灵深处!

别有深意的“绊脚石”,明明白白地向世人昭示:德国人绝不会忘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反思罪恶、铭记教训、悔过自新则自然形成了德国人的一种“绊脚石心态”。

德国人“绊脚石心态”的形成经历过一段“化蛹”时期。1945年第三帝国覆灭,之后的二十年,德国人虽有赧颜,但基本上是羞于提及那段历史的。在整个国家里,很多纳粹时代当官的人仍在台上;他们的知识分子三缄其口,不愿担当“批判者”的角色;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干过坏事的当事人,视曾经的岁月更是如瘟疫,惟恐避之不及——德国《明镜》周刊称这些人为“沉默的邻居”。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反倒是未亲历苦难的下一代人把“大屠杀”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从而使得整个民族进行反思。面对那一段历史,既寻求真相,也对一些具体人事怀抱宽容。德国当时就有“说出真相”一类组织,鼓励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沉默的邻居”说出自己的故事,把每个人的创伤记忆尽可能地发掘出来,并且形成对人道主义、社会公正的普遍诉求。德国人的这种“绊脚石心态”并没有因为代际嬗变而淡化,也不曾因国势崛起而稀释,相反,四十多年来,不绝如缕,世代相袭。

我从未怀疑过“德国是一个最伟大的文明遗存和最深重的罪行记录并存的国度”这一论断。在德国,第三帝国统治了十二年,战后,满目疮痍,遍地废墟;神话破灭,信仰轰毁;人们的心头也是一片废墟。经过一段时期的励精图治,德国经济复苏,雄风重振,又跻身世界强国之列。难能可贵的是,德国人在昂首阔步前行的道路上,并没有像搬掉“绊脚石”那样全然清除“二战”后遗留的罪证,轻装上阵,潇洒奋进,而是背负历史罪责,像博物馆一样完好地保存着“二战”时期的集中营,其中铁丝网、煤气房、监牢等一如恐怖的往昔。以“绊脚石心态”直面耻辱的历史,防止重蹈覆辙,这几乎成了德国人的共识。

可以想象,德国人在紧张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路途中,一旦遇到这样的“绊脚石”,便会在“硌脚”之余,停下脚步,静心反思,即使取得辉煌成绩也不会忘乎所以。要说德国人的清醒,莫过于他们近来出版的附加评注的《我的奋斗》一书。这本纳粹党的圣经般的“宝书”,希特勒执政时,在德国倾销了近千万册。“二战”结束后,德国鉴于惨痛的历史教训,禁止出版否认大屠杀和宣扬纳粹的书籍,《我的奋斗》因此一直不获出版。进入新世纪以来,是否重印《我的奋斗》在德国引发争议,最后这种观点占了上风:阻止希特勒思想重新施虐人类的最好办法,不是不让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知道它的存在,而是让他们了解它,因而变得对它更有察觉力,更有警惕性,并且积极地参与到与它的战斗中去。

人家德国人面对耻辱的历史有着“绊脚石心态”,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国人面对“文革”又是抱有何种心态呢?

17fav 收藏本文

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