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的改善比产业转移更重要

首发:
http://www.time-weekly.com/show.php?contentid-9517.html

 

温克坚

 

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
根据这个指导意见,发改委和诸多地方政府也在推出实施细则。

 

作为一种宏观战略,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其合理之处,不过在政策落实层面,如何甄别产业转移的内在合理性,如何避免行政权力对市场的不当干预,是重大的挑战。事实上,在现在地方政府比较强势而企业比较弱势的营商环境下,缺乏恰当的权利界定和权利博弈的话,
产业转移很可能异化成为地方政府对企业自主经营权的侵犯,扭曲市场正常的竞争和资源配置机制。

 

需要重申的是,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沿海地区的经济形态已经高度复杂,很多行业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融合,产业配套,市场环境的形成包含了多种很难简单描述的隐含条件,
因此行政机构并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辨别哪些行业不适合在沿海地方继续发展,哪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往中西部地区迁移。说到底,产业转移是市场力量驱动的自发演化,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完成的一个过程,政府的介入是对这个进程的拔苗助长,很容易做出一锅“夹生饭”。

 

其实,根据我所了解到的沿海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状况,除了的确面临经营模式的升级换代,成长的天花板等等一般性的问题之外,更多的问题是由国家特殊的经济社会政策带来的非意图后果,这超出了一个企业正常的风险控制范围。

 

比如2009年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招工难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国家4万亿背景下的积极财政政策硬性的挤占了很多劳动力资源,另外一方面是由于货币投放过多引起的通胀,导致工人生活成本快速上涨,使得他们对工资的要求水涨船高。而传统的沿海出口加工企业本来都是微利生存,短期内没有能力支付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

 

另外在目前的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下,外来工人
无法在就业地落户,在子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都面临歧视,因此工人都像候鸟,不可能真正在就业地定居下来。这些成本直接间接的都会反映到企业经营中
去。可以设想下,如果和民工就业相关的所有歧视性政策能够废除,产业工人真正能够享受到普遍的国民待遇,那样劳动力供应肯定会平稳和有序的多。

 

另外,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地方官员对经济组织和产业表现出了很多特别的偏好,比如他们往往偏好大型国企,财富500强,高科技,新能源之类充满噱头的企业,而对传统的服装,制鞋等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则失去了热情,这往往意味着在税收,用地指标,信贷安排,节能减排,环保等等方面,传统产业企业受到很多不公正的挤压。

 

因此,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适合在沿海地区继续发展,是一种简单的粗暴,根本无视市场经济内在的复杂性。如果政府运作成本能够显著降低,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合理有效,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能够减少,同时一些不利要素流动的政策能够被移除,整体的改善营商环境, 那么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有长期存续的空间,其中的佼佼者可以打破成长的天花板,演绎出新的商业模式。反过来,政府的经济社会政策如果不改善,哪怕在权力之棒的指挥下,很多行业成功的向中西部迁移,那也只是一种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当然如何提高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公众和企业家阶层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企业家阶层如果有明确的认知和充分的自觉,完全可以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辩论,让问题背后的问题得到呈现,推动营商环境的改善。

 

注:9.6日博文“ 产业转移,歧途还是陷阱” 发布后,有朋友建议我精简下投给纸媒,贴在这里的就是精简版,和9.6 博文有所重复,请阅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