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农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价值变迁与命运起伏,近年来得到学术各界的持续关注。农民的价值世界可分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前者关涉农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安身立命的人生根本意义,后者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由于现代性因素的持续冲击,既有的在“土地里长出来”的伦理、价值体系在缺乏保障、流动性大、风险性高的社会现实面前失去效用,农村社会的快速理性化在个体、家庭关系和村庄三个层面全面呈现,农民传统的以“传宗接代”作为基本追求的本体性价值体系日益松动,个体享乐、消费主义盛行,村庄的社会性价值体系随之异化。

当前农村的变化可划分为治理的变化、经济社会基础的变化以及价值基础的变化三个层面,而后者最为根本。当下农村出现的大量反传统现象,如孝道衰落、自杀、婚丧仪式恶搞、村庄公共性丧失、恶性面子竞争、人情异化等,都可在其中找到根源。如何让农民内生出一套契合现代性价值并能够抵御现代性冲击的具有弹性的主体性价值,并让之与社会性价值得以平衡,从而重建农民的意义世界,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