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罗斯基:中国民企有无限发展空间

记者: 木风
|
华盛顿

 2011年 3月 24日

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罗斯基

图片来源: 美国之音木风

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罗斯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哪里?来自无所不能的政府?还是资金雄厚,具有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基认为都不是。真正的动力是民营企业,是那些成千上万的天生就流淌着商人血液的中国老百姓。

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Rawski)在美国研究中国经济的圈子里很是有些名气的。他当年质疑中国GDP数据真实性的文章在美中两国学术界界引起过广泛而长时期的争论。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罗斯基涉足中国经济的许多方面,经济改革、农业发展、就业市场、人口和经济发展史等等,发表过许多文章、研究报告和著作。

记者跟罗斯基有过多年的电话采访联系,在一些学术会议上也有过一些短暂的碰面,但是还一直没有机会当面对他进行采访。这次在宾大沃顿商学院开会的时候和罗斯基不期而遇。当记者向他表示了采访意愿后,罗斯基欣然答应。可会议议程非常紧凑,相约的时间数次推延。不过,罗斯基教授非常信守承诺,在他中途离开会议赶班机返回匹茨堡之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近一个阶段,中国经济中“国进民退”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北京两会期间,会议内外的争论非常热烈。因此,记者也很想听听罗斯基教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所以,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担心“国进”势头难以很快扭转*

罗斯基说,国进民退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现的一个世界性现象,美国和中国都比较明显。奥巴马总统希望扩大政府作用,使一些危机期间的应急措施永久化。但这种做法在美国受到了强烈的反对,特别是共和党的反对。

罗斯基说,中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他说:“我们看到中国经济中许多行业里都有大型国有企业,经营得很成功,地位非常强大。比如、银行业、电讯业、保险业。这些行业的大型国企在过去的4、5年发展迅速,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到处投资。这些企业拥有强硬的政治关系。国进民退究竟是一个短期的插曲还是一个长期趋势,我虽然不能十分肯定,但我觉得‘国进’这个概念不是金融危机的产物,而是一个长期现象的说法更有道理一些。”

罗斯基认为国企的强势发展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不是一个有利的因素。在他罗列的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多项重大障碍中,投资效率低名列第一。罗斯基说,大量的刺激资金是通过国有银行流向了国企或者有政府背景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不会选择投资项目,也不擅长项目建设,浪费的规模是巨大的,贪污腐败非常普遍。

罗斯基提到了几个典型的例子,比如,城市许多公寓楼质量差,寿命短,维修、拆除、重建等额外费用很高。内蒙鄂尔多斯市建设的豪宅群多年来无人居住,变成了“鬼城”。中国国内有许多专项研究显示,地方的大型国企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创造就业少,在利用农业资源方面乏善可陈,生产率提高速度缓慢等问题。

*中国百姓天生会经商*

罗斯基认为,中国未来的持续经济发展不能依赖这些国企,主要的动力还是那些曾经大力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私人企业。这位经济学家兼历史学家的美国学者在谈到中国私企的活力的时候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中国老百姓天生就具有经商的才能。

罗斯基:“中国古代社会就懂得在做交易的时候,无论是多么简单的交易,都一定要有收据,要有签字和印章。这个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呢?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资金长距离转移的安全性。这种制度在世道混乱,官方渠道无法提供安全保证的时候特别管用。”

罗斯基介绍说,中国移民当年进入泰国就表现出突出的商业才能。当地居民不知道财富积累,不懂得投资。而中国移民善长此道,很快主导了泰国经济的很多行业。意大利普拉托的中国商人硬是在受到诸多限制之下迅速发展起来,把这个意大利城市变成了中国城。那里的中国民企通过地下钱庄筹集资金,巧妙利用当地管理的漏洞扩大自己的生意,提高利润。虽然手段不一定合法,但他们在困难环境中表现出的商业头脑和生存能力不得不令人赞叹。

罗斯基在回顾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放开出口管制以后,中国一下子出现了数以百万计的出口加工企业。这对世界上许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都是几乎不可能的。办企业需要企业管理、资本运作、成本核算等多种技能,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民众很难大规模地承担起这样的任务。但是,中国民众做到了。罗斯基认为,解释只有一个,就是中国老百姓身上流淌着商人的血液。

世界银行曾经对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经济转型的国家进行过调查,比较各国之间每千人中的私人企业数量之差别。中国远远超过第二名捷克,排名绝对第一。罗斯基说,从去年中国政府开始收紧信贷以来,民间资本再次活跃起来。民间资本投资效益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

据山东《齐鲁晚报》报道,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整体良好,不良贷款率不足千分之一。

*国有银行将暴露巨额坏帐*

罗斯基表示,国企和私企在投资效率上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他预计,中国国有银行将会出现巨额的坏帐,虽然还不至于引起整个行业的危机,但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小的拖累。罗斯基认为,2009年中国政府要求国有银行大举放贷的时候应该对此就有所准备。

罗斯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是持乐观态度的。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已经聚集了相当的继续发展的势头。中国领导层已经展示出很高的管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够很好处理银行坏帐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所引起的震荡,他认为,经济发展应当能够继续下去。

*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不可过于乐观*

罗斯基最担心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可能要比北京领导人估计的要困难得多。罗斯基说:“中国领导人在10年前就开始尝试推动这个经济转型。难度不小。1998年和1999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后,他们就具体制定了多项措施,扩大消费开支,比如增加了一些全国性的节日,延长放假时间,大幅度提高公务员工资。但是,个人消费在GDP中的比例并没有因此而有所扩大。”

罗斯基还指出,中国政府公开表示要降低投资增长的速度也有10年了,但速度也没有降下来。中国经济规模很大,它有自己的运转速度,要在短期内改变这个经济的结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中国官方的发言人经常说,出口要增长多少多少,贸易顺差要下降多多少多少。这让人觉得北京政府依然可以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操纵经济发展。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已经不是那样了。

网友评论 (0)

提交评论

* 必须填写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caonimaaiziyou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