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迪奥·拉赫曼(Gideon Rachman)文章里的论点有很多都是正确的,尤其是最近一篇(“反思美国衰退”)。中国的发展规模的确对美国的主导地位形成严峻的挑战,其严重性远超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我们也同意拉赫曼的观点:“其他国家的崛起”会共同制约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毫无疑问,我们目前步入了一个矛盾重重地世界,而其中的中美关系是核心。

然而拉赫曼的文章过度渲染了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以及中国崛起的负面意义,低估了美国的反应能力,并由此得出错误的假设:美中关系将长期处于“零和”状态。目前中国不可能产生“内部裂变”,因而更加不可能持续保持这种经济增长速度,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给中国造成极差的人口结构趋势,后果将在这个十年的后期井喷似地涌现出来。亚洲发展银行认为,中国今后20年的增长率只能稍稍高于过去30年间增长率的50%。中国的决策者们正在为未来而深切担忧,拉赫曼的结论:中国的发展规模和经济动力必然“势不可挡地…向前”,这种推断一定会使他们很愉悦。

同时,其它亚洲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越南,他们把与美国的关系当做一种平衡,也是对抗中国亚洲地区威权的手段,进一步说,他们比中国更有可能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于美国影响力而言,这很难被称为“零和”。

奥巴马总统的内阁对中国在最近的将来成为建设性的合作者并不乐观,这无疑是正确的,同样明智的是,他们应当认识到这种趋势不会持续长久。

 华盛顿特区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

 大卫·哥顿(David Gordon)

 

吉迪奥·拉赫曼的答复:

正如大卫·哥顿指出的,我们大部分观点相同。我认为不同之处涉及3个关键问题:第一,中国的崛起是否很不稳固?第二,美国的适应能力究竟如何?最后,亚洲的其它重要国家会如何应对权力转移?

当然,中国存在严重问题,很明显,中国不会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无限增长下去;但是,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的经济断不会突然停顿或倒退。我们可以理智地设想,中国仍然有相当的增长空间,特别是贫穷的农村引进现代经济模式后。最新的经济学家预测是:到2019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经济实力不会经由某种数学公式直接转化为政治实力,但,这两者之间肯定有某种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适应性问题或许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说法:“其他国家的崛起”造成美国的相对衰退,即是说,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确实对于它行使权力造成很大困难。

哥顿说得对:很多亚洲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深感不安,会努力寻求与美国结盟以平衡中国势力,然而中国已经是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它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只会进一步增长。中国的邻居们更有可能寻求接纳它而不是对抗它。

要翻墙?(发邮件到Gmail):ziyouhulianwangA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