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浙江省  拍摄:ALIDA BECKER

如果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者的意图能够实现,何伟由北京至戈壁沙漠的旅程极有可能在长城上展开,而非沿着长城前行。不要大惊小怪,长城事实上由许多段城墙构成,绵延5,000余英里。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来说,思虑远大是件福祸相依的事情,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同样如此。贯通长城的公路也许永远不会实现,但遍及全国的公路网络正迅速成形,以顺应何伟所说的“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整个国家十数亿人口的十分之一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和工业区转移。虽然中国步入汽车文化较晚,但她声称要在下一个十年拥有比美国更长的公路里程。而且,几乎每一个行驶在公路上的人都几乎是新手。

 “很难想象还有第二个地方的人们将糟糕透顶的驾驶经历视作乐趣,”何伟写道。北京人在通常用以散步的地方开车——成群结队,而且不打转向灯。“他们不在意你在后面尾随,也不在意从右方慢车道超车,或者在人行道上驾驶。你甚至可以在高路公路入口的斜坡上向后倒车,人们眼睛都不会眨一下。人们在坡道上超车,在转弯处超车,在隧道中超车。”换句话说,驾驶时需要即兴发挥,需要随机应变,并且有创造性地突破法律约束——这与一般民众面对社会剧变时的灵活态度倒是十分类似。

何伟在他的第一本书《江城(River Town)》中讲述道,他1996年受和平队(Peace Corps)派遣在四川参加志愿工作,从那时起他就注意观察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在他的第二本书《甲骨(Oracle Bones)》中,他跟踪记录了他在涪陵师范学院时一些学生的生活,其间穿插讲述了学生们青涩的教学生涯,并描述了一个维吾尔族商人移民美国,以及一名中国学者投身传统的故事。现在我们所读到的《寻路中国》中的三个长篇故事,是何伟在他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杂志》所撰文章基础上精心扩充而来,他向我们展示了正在扩张的公路网络带给每一个个体的影响。

 首次出行是一次涉足西北内陆的短程旅行,那里的村落因为东南沿海的工业区而变得空空落落。开着一辆塞满了奥利奥饼干,多芬巧克力棒和可乐的汽车——发动机老旧不堪,没有保险杠,里程表读数也不准确,带上毫不惊讶甚至有些高兴的北京汽车出租公司的祝福,还有不怎么可靠的地图,以及极大的风险,何伟出发了。当局最终发现了他未经许可的乱逛,但那是在与十来个性格鲜明的人相熟以后的事了。曾经有一站,一名年长的农民历史学家平静地翻译出可怕的地名(杀掉外来者,杀死胡)。在另一个地方,一名风水师显示出了他极强的适应能力,他的名片上详细罗列了27项服务内容:从选择婚姻伴侣到选择墓穴无所不包。在成吉思汗陵(一个只有坟墓没有尸体的假博物馆),一名喝醉酒的女导游试图查证何伟是不是间谍。

在另一次旅行中,他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岔村的偏远所在,这个村落位于北京北部几小时车程之外的地方。他在这里租住下来,度假休整,终日与茅厕,老鼠、以及贴满了旧版《人民日报》的泥墙为伴。在他离开城市外出游历的几年间,三岔村的命运改变了——一如魏子祺,村中唯一留下来养家糊口的年青人。当他的家庭餐馆兼旅店生意帮助这个村庄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后,他们之间的友谊使得何伟可以记录下魏先生转变为中产阶级的过程。何伟记录了魏先生买车,记录了魏的妻子先是痴迷(此为敏感内容,故略),后又皈依佛教的整个过程。当他们5岁大的儿子患上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何伟讲述了他们一家在当地医疗机构的经历,那里的人们认为来自农村的家庭都是无知的农民,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挽救生命的情况下,就威吓他们去交钱。

何伟有关三岔村的叙述是本书的中心,在最后一个章节,他再次踏上旅程,这一次是沿着一条公路探寻东南沿海的工业区。在那里,他花时间观察了一些都挺有意思的人。在各类细分商品(饮料吸管,裤子衬布,自行车铃)的制造商中间,他发现了一家为内衣配套尼龙涂层环的工厂,以及一个外来打工者的故事。这个打工仔拥有惊人的记忆力,能将复杂的机械原理图重新默画出来,再卖给其他工厂的老板。何伟所遇到的老板都是当地发展模式的支持者:“低投资,低质产品,低利润,当然还有低培训”,但那些基本上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打工者都很难被驯服,特别是那些未成年的女孩子没有任何经验(她们说服自己来打工,大多由父亲和姐姐陪同)。何伟发现,陶玉凤和她的家人都非常有进取心,也非常有趣,一如魏和他的家人。

在中国“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何伟这样表示。但是“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发现是中国人的感受与他相同。中国变化太快,没有人可以对自己的知识自负,总有一些新情况需要廓清。”《寻路中国》是何伟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但鉴于何伟追寻故事的冲动是如此地难以遏制,我们很难相信他会就此罢手。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在重返美国之后,何伟再次来到北京,刚好对他的中国驾照进行了年审。在2013年前会一直有效。

ps:

《寻路中国》中文版目前正在《南方周末》连载,柴姐姐有关此书的博文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也非常值得一读。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