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市场在面对加息时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畏惧。

此次加息之前,中国央行分别于去年10月、12月和今年2月上调利率;在这三次加息举措的次日,上证综合指数分别出现上涨、下跌和持平的走势。同样,恒生指数也是有涨有跌。而在周二加息之后,周三后市前段上证和恒生指数均走高,显然没有将周二的加息放在眼里。迄今为止,中国政府在不引起市场恐慌的前提下紧缩政策的努力似乎是成功的。

市场最重要的板块是金融类股,该类股在恒生指数中的权重达到46%。对中资银行而言,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存、贷款之间的息差,这一点与欧、美银行之间倒没有很大的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中资银行的息差受到监管机构的保护。中国央行最近一系列加息举措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其给银行带来的影响为中性:活期存款利差的扩大可以弥补长期存款利差收窄的影响。

除了这一优势之外,中资银行还可以对渴求贷款的客户收取高于基准水平的利息,从而使银行净息差扩大,即使是在贷款数量下降的情况下也能提高盈利。据花旗集团(Citigroup)计算,中资银行的净息差在2010年第三和第四季度扩大了0.11个百分点,今年还在继续扩大。

除银行以外,政府还力图限制加息对制造业产生的影响。经过先后四次加息,中国五年期存款利率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而五年期贷款利率只增加了0.86个百分点。存贷款利率上升步伐不一,这表明中国政府希望在减轻通货膨胀给家庭带来压力的同时防止银行体系资金外流,而不是切断企业的资金流。

中国加息巧妙平衡利弊,并维护了市场稳定性,从短期看确实是一项漂亮举措。但这么做也有其弊端。比如贷款利率上升缓慢,实际升幅接近于零,这对于给经济降温并未起到太大作用。而银行维持较大的净息差则是以储户的损失为代价的。随着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势必还会付出更大代价。不过就目前而言,中国央行已找到一种在不引发市场恐慌的情况下收紧货币政策的办法。

Tom Orlik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