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政治生态发展

(2011-05-08)

早报导读

● 陈炜雄

白心籀

在这个范式转移的过程中,让那些“一头雾水”、“入世未深”的年轻选民能够了解候选人究竟在争辩什么,并让那些直刺国家政策的独到见解能够获得更大的影响面,进而激发更多的反思,才是我国政治生态获得发展的真正指标。

最近在读美国专栏作家普雷特(Tom Plate)执笔的《与马哈迪对话》,其中引述了马国前首相马哈迪医生的一段话:“如果你要成事,而有一个集权/独裁者,一心却只想帮助人民、发展国家,我想你会希望他成为真正的领导人。但集权体制的问题是,一旦领导人出错,你没有办法把他拉下台。”

后来,在《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中,读到李资政如此回应记者关于民主选举的问题:“(选举)最大的魅力是,你能不使用暴力来替换政府。……如果我们已不配执政,我们可以被替换,但体制还是能够继续运行。保障这一点,是我们的职责。”

选举的意义,就其底线,是赋予执政者以合法性,同时也对其起到某种监督、检验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选也一直是行动党自我鞭策的机制。工人党在本届大选中提出“迈向第一世界国会”的竞选口号,以及许多反对党将前公务员纳入其候选人行列中,也展露了要监督执政党、死盯政策发展的姿态。

然而,这是否就像一些“亲反对党”人士所说的那样,意味着民主进程的发展,标志着政治生态系统的成长?

在我周遭许多二十多岁、初次或第二次投票、被媒体称为“中间游离群”的朋友中,有许多坦言“不知道竞选者在说些什么”,或者直接地指出自己还“入世未深”,无法体会“大课题”背后的意义。有一部分,则如追星族一样,观察新候选人的言谈、举止、亲和力。特别是两位未达而立之年就站上政治舞台的女候选人,更成了青年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然,也不乏一些真正关注选举议题、尝试理解并衡量各党言论的朋友。然而,大家显然并未被任何一方折服。有友人在网上写了一篇题为《一个新加坡人的呼声:民主的危险与承诺》,质疑反对党在抨击现行政策时,或无法提出实际的另行方案,或以带有民粹主义意味(populism)但缺乏远见的建议来博取选票。行动党方面,则有人批评其忙于反驳来自反对党的“箭”,加上不断重复旧论调,显得有些“不精彩”。此外,也有一些“面簿”上发表的文章,以较客观的口吻分析现行国家政策,见解独到而深刻。

每一届选举,在国家发展史上的意义,除了取决于国家政策的优劣、政党候选人的素质,也有赖于选民的背景、关注点和成熟度。国家的教育政策塑造了教育水平愈高的选民,也因此使竞选议题从组屋翻新等硬件设施,逐渐往更加宏大的民生与国家发展政策演进。但在这个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的过程中,让那些“一头雾水”、“入世未深”的年轻选民能够了解候选人究竟在争辩什么,并让那些直刺国家政策的独到见解能够获得更大的影响面,进而激发更多的反思,才是我国政治生态获得发展的真正指标。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