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只能从小培养健全人格

(2011-06-15)

早报导读

社论

2011年6月15日

巡回大使许通美教授指出本地有越来越多聪明的年轻人只在乎自己,却不关心日益严重的社会分化现象,对弱势群体也漠不关心,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新加坡社会里的一个严重问题。

就像任何国家都有弱势群体存在一样,新加坡也不例外。而根据许教授前天在莱佛士书院举行的“全球学生峰会”研讨会上的说法,我国社会竟然有20%的学生买不起午餐,可见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不容小觑。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能力不足或缺乏经济或社会机会,而处于不利地位、被边缘化、生活困难的人群,包括残疾人、失业者或贫困人士等等。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说明,弱势群体的问题倘若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会引起许多社会问题,甚至会演变成为社会动乱之源。各国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法,从细处看虽然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不外乎高福利制度及社会自我救济两种。

撇开高福利制度不谈,社会自我救济指的是在不依赖或少依赖官方救济的情况下,由有能力的社会个人或慈善及宗教团体等民间组织出面,通过社会力量来救济弱势群体。在我国,高福利制度向来就不是一个选项,社会自我救济倒是历史悠久。在十九世纪初期开埠之始,移民先辈就建立起了同乡同族之间的互助机制,如依附于各宗乡会馆之下的互助会,由较富裕和有能力的乡贤来帮助那些相对处于弱势的会员。另一方面,还有一些不分乡团、种族、宗教,对受济对象一视同仁的民间慈善组织应运而生,如同济医院、广惠肇留医院等等。除民间团体以外,还有一批大慈善家,如早期的陈笃生,后来的陈嘉庚、李光前等等,建医院、兴学堂、救孤寡,以个人之力救济弱势群体,令人感念至今。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打从英殖民地时代以来一脉相承的完善社会自我救济力量,政府才能在独立以后,即使不实行高福利制度,也能避免我国出现因弱势群体得不到照顾所导致的社会不公问题。可是,社会自我救济是不可能无条件地继续下去的,其继续存在的前提是社会中的个人之间必须互助互爱,尤其是较有能力的人必须要关怀和救济那些较没有能力的人。缺乏“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的基础,作为社会自我救济中坚力量的民间慈善团体,将会因为缺乏资金和义工而难以为继。

遗憾的是,丝毫不考虑他人感受的自私行为,似乎已经成为我国的一股风气。这个现象,从一些生活细节中就能看得出来。譬如说,尽管当局和公众一再呼吁青壮年乘客不要霸占地铁和巴士上保留给老人、孕妇和残疾人的座位,但他们仍然不为所动,照坐不误。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年轻人连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心都没有,尽管垃圾桶近在咫尺,但吃到哪里就丢到哪里的快餐盒和可乐杯就是证据。虽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为人所不齿,但连“自扫门前雪”都做不到就更令人心寒。

“管人瓦上霜”是爱人,“自扫门前雪”却是自爱,连自爱都不懂得的人,要让他们去爱人,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人们是必须经过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才能学会自爱与爱人。而无论东西方的教育实践都证明,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从小抓起。换言之,我国学童必须要有一个能让他们学会自爱与爱人的教育环境,包括家庭与学校。

虽然我国小学一直都有公民与道德教育课程,而且在近年来引进了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却始终是主流。伴随着应试教育而来的是强烈的竞争意识。竞争不是不好,但过度侧重竞争却会让学童从小就被教育成如何在弱肉强食的丛林环境里生存,其结果就是培养起一批学术成绩斐然,却未必会自爱爱人的“冷漠一代”。

Chat about this story w/ Talkita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