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旧街道俗称事不宜迟

(2011-07-02)

早报导读

● 麦专程

密驼路街角有家中国银行,门牌写着“小坡支行”,每次路过时必定会心一笑。银行不用“密驼路支行”,而使用老一辈新加坡人熟悉的地名俗称,倍感亲切。这让我想起岛国有不少路名,都有老一辈人惯用的俗称,具本土特色,无形中成为一种坊间流行的口语文化。

最近新闻报道,有位德士司机在德士师傅交流的网上聊天室,上载一份街道名单,列出了本地97个旧街道方言俗称,以及相应的英文街名。他说那是很久以前,从一位德士司机训练师获得的资料,现在拿出来纯粹是想和同行分享,并且为人们保存一些共同记忆。

我上网浏览一番,煞是有趣;原来植物园以前被称为“红毛花园”(ang mo huay hng),而离住家几步之遥的史德林路和联邦道则称为“无尾巷”(bo bei hang)。有年轻的德士司机反映,这份名单,有助于解决他们遇到老乘客使用街道俗称时所面对的困惑。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以方言发音的俗称皆以英文拼音,而有些拼音难辨认,倘若附加中文翻译,肯定比较容易揣摩。

关于本地街名或老地方的惯用俗称,从小至今常在长辈们的谈话中接触并认识,比如“大坡”、“小坡”、“坡底”、“妈祖宫”、“海山街”、“四马路”、“六英里”、“蓝玻璃”、“十六楼”等。

难得的是,我们从这些俗称进一步了解岛国昔日的地方色彩,比起阅读历史课本更生活化。“蓝玻璃”(史达拉摩路)是父亲以前的旧居,因为当时的住屋以蓝色玻璃窗而得名;“十六楼”指的是联邦路,那里的几座政府组屋楼高16层,在1960年代是数一数二的高楼,成了该区显目的地标。

其实本地旧街道俗称何止97个,很多是从老一辈人流传下来,或是道听途说。这些旧俗称虽不是正式用语,却包含丰富的草根文化与地方色彩,背后的由来,往往根据一个地方的特色构成,把某些地方形象化,让人们容易记牢,更是发挥了口语方面的创意。由于这些俗称多以福建话和潮州话发音,因此散发浓浓的乡音,富古早味。

随着老一辈人的离去,加上年轻一代对方言的认识贫乏,惯用街名俗称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被淡忘或失传。新移民的涌入也令街名俗称不再普遍使用,这些俗称很有可能在不久彻底消失。比起其他历史文物抑或建筑古迹,坊间流传的口语非实体,覆盖层面广,比较难规范和统计,不过我们务必将它完整地保存下来。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口述历史之记录;趁老一辈新加坡人还健在,方言发音仍纯正的当儿,将收集的资料转载成影音与文字档案、集成书籍或影碟、举办互动性展览及导览活动,让下一代人受益。

走笔至此,记起岛国有些公共场所以旧街道的俗称命名,例如位于巴弗罗路的竹脚中心,及位于蔡厝港路和兀兰路的前十里广场。本地的道路指南内是找不到竹脚路或十英里路的,这两座建筑取自惯用的俗称,保留了以往的地方特色,提醒我们其历史背景,可惜十里广场已在数月前停止使用。我想,如果岛国有更多建筑能以旧街道俗称命名,这对保存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