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 Rendell / Scott Smith

实答案很简单:无论是投资于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设施还是其他任何领域,基础设施建设都是长期有效促进就业增长所必需的经济引擎。

不幸的是,多年以来联邦政府的政策重点被错置,这使得美国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对于交通设施建设,美国政府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不闻不问的态度。联邦政府的交通设施政策没有去主动支持革新、去解决美国所面临的艰难抉择,而是基本上还在延续艾森豪威尔总统(President Eisenhower)时代制定的时间表。

其结果便是,美国人和美国企业正在浪费时间、金钱和能源。根据美国德克萨斯州交通研究院(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 简称TTI)的数据,2009年美国人因堵车而在路上浪费了48亿个小时,其成本高达1,150亿美元,浪费的汽油多达39亿加仑。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正在投资修建使用尖端技术的基础设施,以便使他们的交通网络比美国的效率更高、更耐用、也更具竞争力。这些投资已帮助那些国家的经济进入增长周期、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标准、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建设美国未来教育基金会(Building America’s Future Educational Fund)近来就此话题发布了一份题为《分裂与落后》(Falling Apart and Falling Behind)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对于美国的交通设施投资现状以及美国经济竞争对手国的投资状况进行了冷静的分析。建设美国未来教育基金会是一个全国性的两党联合组织,由各州和地方选举出来的官员组成,本文两位作者均是该基金会成员。

就在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将美国的基础设施经济竞争力列为全球第一位。而今,美国的排名是第十五位。鉴于目前美国交通设施投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只有区区1.7%,而加拿大和中国的比重分别是4%和9%,排名的迅速后退便也不足为奇。即便是在全球经济衰退促使各国政府大幅消减开支之时,其他国家用于拓展和升级交通网络的投资也仍比美国要多得多。

举例来说,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交通设施投资是3.3万亿美元,而最近中国又宣布要再为23个新项目投入1,052亿美元。巴西自2008年以来的交通投入是2,400亿美元,该国还承诺未来三年要再投资3,400亿美元。结果呢?目前全球十大最繁忙港口中,中国拥有六个,而美国一个也没有。巴西的阿苏超级港(Acu Superport)面积比曼哈顿还要大,那里有一流的高速公路、石油管道和传送带,能够将巴西的原材料轻松运上开往中国的货船。

为让美国经济重回增长轨道,未来十年美国必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基础设施战略。这一政策应该是以经济、而非政治为基础的。联邦政府必须通过一项重新批准、囊括多年规划的交通议案,将政府支出用于建设有经济战略意义的货运网络,并投资具有全国性经济意义的公路项目,比如重建纽约横跨哈德逊河的Tappan Zee桥,这座桥的承运能力有限,在纽约这样一个经济地位极其重要的区域造成了拥堵,并带来安全问题。

此外,现在是时候推出新手段来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了,比如设立一家全国基础设施银行(National Infrastructure Bank)。许多这类新项目,比如说可以使用美国建设债券(Build America Bonds),都能在给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造成最小影响的情况下得以偿付。

美国政府如果继续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把经济衰落的烂摊子留给这个国家和下一代美国人。重建美国的未来不应该仅仅是民主党或是共和党的政治诉求,这必须是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方向。一旦如此,美国将势如破竹不可阻挡。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

(编者按:Rendell是民主党人,2003年到2011年间出任宾夕法尼亚州州长。Smith是共和党人,现任亚利桑那州Mesa市市长、美国市长协会(U.S. Conference of Mayors)副主席。两人都是建设美国未来教育基金会成员。)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featured article: A ‘Malign Intellectual Subculture’ – George Monbiot Smears Chomsky, Herman, Peterson, Pilger And Media Lens.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