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人,少有没排过队的经历:到银行存取款,排队;到医院看病,排队;超市付款,排队;到机场换登记卡;到大使馆办理签证,排队。多数都是幸福的排队,也是文明社会文明举止的体现。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供应的贫乏和生活条件的简陋,排队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既是家常便饭又是生存的法则。现在回忆起来,既苦涩,又有许多酸酸的快乐。虽然都成为历史了,仍觉得有趣:

   1那时候,绝大多数庭家都是双职工,白天上班养家糊口,半大不小的孩子们便义无反顾地承揽起了排队购物的活儿。我家三个孩子轮着买,倘若要买的东西多,则出动两个甚至三个。冬天去菜市场排队买菜是最苦的事儿了。凌晨六点就得起床,拎起篮子直奔夜幕笼罩下的菜场。到了那儿,借着暗淡的星光,先在一支队伍的后面放上一只篮子或一块砖头算是自己的替身,然后另找一支队伍排在后面亲自站队。不管男孩还是姑娘,都一个个地在凛冽的寒风中紧缩着脖子,两手插入裤袋,傻傻地等待着八点钟开市。等到七点三刻快要开秤之时,篮子或砖块的主人便冒了出来,队伍一下子充实了。

有一次我去迟了,排得老远,刚好有一买肉的售货员在喊:有瘦肉卖,不用排队!我就上前去买了一块瘦肉,回到家我被我妈臭骂一顿,她恨不得要打我,还说我懒,因为她要用肥肉来烩菜。这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

2、文革期间看电影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但是买电影票也需要排长长的队,有一次我在文化宫排队买电影票,在拥挤的过程中,钱包也被人掏了。

那时有些电影被翻来覆去地看好多遍:《地道战》、《地雷战》、《南中北战》,后来才有了还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年》以及八个样板戏改编的彩色电影。当时在政府礼堂还经常放映一些不能公演的内部交流片和外片,如《列宁在一九一九》、《保卫察里津》、《夏伯阳》等,记得有一次我还看了一场非常奇怪的电影,在放电影的同时,上面有一个人用扩音器在一遍一遍地反复题示小心中毒!”“闭上眼睛!,并时不时地对一些电影里的对白情节加以同步批判。只记得那是一部战争片,有好多军人在浴血奋战和艰难跋涉。我当时幼小的内心极为矛盾,为什么出生入死还要遭到批判?看到芭蕾舞的大腿为什么要闭眼睛?

3记得七十年代初期的一个夏天,一天路过新华书店,忽然发现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前面墙上贴着花花绿绿的广告。一问是书店是来了新书。于是我也赶上去冒着烈日,花了很长时间去排队买书,那时,我们根本看不到任何文学作品,旧书破四旧时都被烧了,家里只有一些父亲用的专业书籍。


我好不容易挤了上去,一样买了一本,记得有《金光大道》《西沙儿女》《牛田洋》《红雨》等。这些书一点也不好看,我只翻了翻就扔下了,打倒“四人帮”后,这些书被我卖了废纸。

4、念大学时,听北京来的同学朱力平讲,那时在北京,如外宾到某商场时,该商场所有商品可不凭券而敞开供应,为了显示“一片繁荣”,中国居民也可“购买”,但“买”后不得离开商店,要等到外宾走后再到柜台将货退还。

1972年初,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当时的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露西·杰文斯女士要拍摄一部以北京一家人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故宫》。

当时经济凋敝,物资供应紧张,所有东西都要凭票限量供应。但《故宫》中有一组镜头,要表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正在提高。当时正赶上中秋节,广安门菜市场突然摆上了各种新鲜蔬菜,应有尽有。那个年代,老百姓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证且限量,而惟独那天肉菜全不限量,敞开供应,只要排队就能买上。老朱父亲的单位为让他家在外宾面前表现出中国人的自豪,还特地补助他50元钱,他母亲攥着相当于自己一个半月工资的钱,乐滋滋地挤在买菜的人群中……


好像呼和浩特也有一条规定,如外宾到某商场时,为了显示“一片繁荣”,该商场所有商品可不凭券而临时敞开供应。呼和浩特市政府还表扬过某菜场一位卖肉的师傅“水平高”,一次顾客拿出肉票要买二两肉,这时恰有外宾在旁,这位卖肉师傅当即决定根本不要肉票就切了二斤递给顾客,让外宾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之高。据传达说,曾有人趁外宾在时买了好几双尼龙袜(当时买尼龙袜要“工业券”,买线袜要“线票”,肥皂、火柴……全都要券要票,这些券、票发放量非常少)就想走,但在门口被有关人员拦住,后来袜子全退不说,还通知了工作单位,受到处分。

5、有一段时间,妹妹一直发烧不退,嚷嚷着想吃西瓜。这一日下午,衔着母命,我带上三毛钱揣着妹妹的病历卡逗了个大圈子,找到了一家正在出售西瓜的水果店。黑板上写着:一人限买一个,有39度高烧证明者可优先购买。虽然妹妹体温仅有38度半,可两个筐里共堆着三十多只瓜,只有十几个人在排队,我便信心十足地排起队来。很快,我的心便提到了嗓子眼,可不是?揣着高烧证明的顾客似乎络绎不绝,比排队的还多。我的位置每向前移动一位,就会少两三个瓜。就因为差半度,那天我离开了这几只可望不可及的西瓜!

6买肉要排队,买油要排队,买米要排队,尤其是紧俏物资更要排队。所以我们一上街,看见排着队的地方,不问缘由先排上再说。一次,我和妹妹逛街,看见前面有个商店排着好长的队。妹妹说,肯定卖什么好东西。哥哥你排着,我回家叫妈妈去。我赶紧排上。排了一阵,我发觉前后的人都奇怪地看着我,很诧异的样子。我也觉得怎么排队的人都是女的,而且年龄都是阿姨妈妈级的。后来才知道,排队买女用卫生草纸呢。缺货很久了,刚到。不过,那时我年龄小,一点也不脸红。

7、有一次,传闻百货公司明天要卖一种新出的斜纹咔叽布,头天晚上大伙就去公司门口排上队了。上半夜还一个挨一个老老实实排着,下半夜实在熬不住,就捡一块砖头或放只小凳算作人位,另在附近找个墙角打个盹。幸好是初夏,不算凉,还撑得过。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又打起精神排好队,等公司开门。那时的百货公司不卖夜场,所以早上八点就开门营业了。售货员同志把门打开,愣了:你们干嘛?我们没有什么斜纹咔叽布卖啊。得,一个夜是白熬了,队也白排了。

8、那时的住房都不带厕所,厕所都是公用的,基本上就是大院的公共厕所。每天清早,习惯早上如厕的人都往公共厕所跑。厕所蹲位有限,每次容纳四五个人,厕所门口就排成了长长的队伍,男女各一溜,清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遇上个别拉肚子的实在等不得,只好一个一个哀求排在前边的几个:师傅,师傅,帮帮忙,让我先进去,水火不留情呀。大伙哈哈笑笑:昨晚吃什么好东西啦,吃独食的下场呀。那时的人很淳朴,一般都会让他先上。

这些故事给当今的孩子们讲,犹如天方夜谭,可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谁又会忘记呢?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