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鼓噪年代

(2011-09-18)

早报导读

慢三拍

吴新慧

  上海徐汇区一家餐馆,本月初发生了一起一群中老年顾客与餐馆负责人起冲突的事件,最终还得惊动警方来处理了事。

  事缘数百名中老年顾客经常利用这餐馆给予会员免费咖啡的时间,聚集在一起聊天和寻找“真爱”,以致占据了餐馆的大部分座位,严重妨碍了主人做生意。餐馆于是划起“免费咖啡专用区”来设法分流闲坐的和真正的顾客,结果有部分被引到“免费咖啡区”的中老年顾客“深感受辱”,跟餐馆负责人起了争执,甚至惊动了警察。

  据报道,觉得受辱的顾客是认为餐馆的“分流”举措对他们是种歧视,因此要极力维权。事件很快就引起网民注意、转发和议论,其中有不少是中老年顾客的同情者。

  和以色列本月初发生40万人大示威,抗议政府没处理好通货膨胀等民生课题比起来,上海叔叔阿姨们的诉求与鼓噪,就显得微不足道,但这已是个维权不分议题大小、时机对不对、政治正不正确的时代,考验的正是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当政当官者处理网民情绪和群体性事件的智慧。

  互联网的渗透率与爆发力量,似乎是让全球陷入一波波示威抗议,进入鼓噪年代的源头。问题是,是谁允许了鼓噪行为的发生,允许了鼓噪年代的到来与迅速辐射?为何网上购物演变至今已找到它正当交易的有形无形框架与健康发展的空间,网上议论的话语权与网民情绪却直到今天还经常被消极或极端的言论和流言所绑架?而许多当政与当官者也直到今天,仍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智慧为所服务的社会经营开通的网上沟通文化,以为稳定就是关闭所有不利信息?

  今年6月,中国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其中列明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事发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对于社会关注热点要适时回应,即时通报突发事件的动态信息与应对举措,以及人性化提供便民服务、生活类常识;也要高度重视网络“意见领袖”作用,采用点对点或点对面等多种方式,单独或集中、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征集专题意见,邀请参与民生问题听证。据人民网消息,这是市级政府第一次针对“政务微博”的规范下发专门文件,因此效果会受关注期待,但也给其他发展“政务微博”的地方机关提供借鉴。

  另一方面,作为网络的使用者与推动者,去年,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发出了《关于在网络媒体设立自律专员的倡议》,目的是创造网络文明氛围,因此很快得到了互联网公司的积极相应,而覆盖率不断扩大的新浪是北京首家运行网络媒体内部监督机制的互联网公司,其副总裁及总编陈彤本月曾表示,自律专员将继续对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和不良风气实施内部监督,提出改进建议。自律专员是由网络媒体自主聘任、自我管理,但工作独立于该媒体的内部采编及监控流程。

  全球各地的网民都在不断扩大,网上消息和网上情绪又可以那么轻易地跨疆域跨文化的汇集起来,一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政治动向,很快就会成为其他地方的谈资和行动的力量或思想启发,互联网因此经常使当政和当官者坐立不安,防着关闭也不是,无限开通也不是。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