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淑:美巴“打恐”盟友关系难以“解毒”

(2011-09-21)

早报导读

● 黄绮淑

天南地北

毕竟美巴之间的“不情愿的相互依靠”仍得继续。对美国与整个西方世界来说,“打恐战争”一天不结束,巴基斯坦的极端重要性就不会减少。如果将近2亿的巴基斯坦穆斯林都反对美国与西方,其中一亿多文盲占多数的、前程渺茫的青少年儿童就会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后备军和最充裕的征募反美“圣战”恐怖志愿者的来源。

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佩普(Robert Pape)于9月3日在网上发表的纪念“九一一”十周年文章中说,美国这十年打恐,占领了两个穆斯林国家,强迫了一个穆斯林大国军队清剿恐怖巢穴,把特种部队派到三个穆斯林国家(也门、索马里、苏丹)去执行秘密任务,已被称为“第四次世界大战”。(编按:美国有些学者把冷战定义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反恐战争则被列为第四次世界大战。)

  佩普认为,美国“打恐战争”(war on terror)在战略上,错认了伊斯兰极端主义为制造自杀恐怖的主要动力,其实美国派军队去穆斯林国家领土才是全球反美自杀恐怖活动沸腾的釜底薪。

  佩普说的美国“强迫一个穆斯林大国军队清剿恐怖巢穴”指的当然是巴基斯坦。巴国前总统(军人专政独裁者)穆沙拉夫最近回忆:十年前,是小布什对他极尽威胁利诱之能事让他把巴基斯坦纳入美国“打恐战争”同盟的。他也知道这是凶多吉少的。但巴基斯坦已经有了一个难以对付的敌国——印度,没有能力对付两个敌国(美国又比印度更难对付),因此不得不屈从。

美巴关系的恶化

  美国行家形容,十年来美巴关系一直是“不情愿的相互依靠”(grudging interdependency),也即是坦承双方没有真正的相互信任,而现在美巴关系更变成“毒性”(toxic)。两国政府矛盾表面化是1月中央情报局特工在拉合尔街头枪杀巴国三军情报局(ISI)派出的便衣跟踪人员后开始,5月美国特种部队潜入巴国击毙奥萨马·本·拉登后,关系之恶化更达到高潮。

  巴国驻美外交人员想尽办法争取吉拉尼总理在9月19-20日参加联合国峰会时能和奥巴马总统会谈。9月16日刚安排好总理赴美行程就得到奥巴马拒绝会见的消息,气愤之下,吉拉尼联合国之行就取消了(改由外长带领巴国代表团)。奥巴马的拒绝有两个原因,一是两国之间有疙瘩,二是已经决定不见印度总理曼莫汉星(计划到11月东亚峰会上见),接见吉拉尼就会引起误会。

  也许是一种巧合。奥巴马政府的许多对巴基斯坦很友好的官员(包括美国国防部在巴基斯坦办事处的第一、二把手)都在最近几个月内离开了政府,使得奥巴马统治圈子内替巴基斯坦说话的人少了。华盛顿当前对巴基斯坦是一片谴责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