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平:让辛亥百年成开启中日新时代的契机

(2011-10-12)

早报导读

● 蔡成平

  一百年前的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大清帝国被打倒,中国几千年的王朝体制走向终结,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由此诞生。孙中山的毕生理想即为实现“民族、民权、民生”,但最终留下“革命尚未成功”的遗言而含恨离去。

  百年沧桑,孙中山一手创建的国民党丢掉了大陆政权,败退至台湾一隅。在台湾继续维持了40多年的白色统治后,最终迈出历史性的关键一步,开放党禁、报禁、言禁,带领台湾逐步实现了民主化改革,在2000年遭遇政权更替后,于2008年重新上台执政。如今的国民党背负着白色统治所遗留的巨大的历史包袱,喊出“人民最大”的口号,而言论自由上的充分保障,甚至让在野党喊出“生在大陆的孙中山和台湾没有丝毫关系!”

  而在中国大陆,以孙中山“三民主义”路线“最忠实的继承者”自居的领导者,在引领中国经济逐步崛起的同时,离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尤其是民主体制下的“民权”以及权力分立的主张还相去甚远,更离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回眸辛亥百年,我们不能忘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日本。日本对康梁戊戌维新的影响自不必说,“留日派”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显然也因种种原因而被低估了。

  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辛亥革命犹如中国的“明治维新”,日本对孙中山以及辛亥百年的纪念热情,一点都不亚于中国大陆和台湾,《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NHK电视台等各大媒体,都策划了大型纪念专题。

  纵观整个近代史,日本扮演了“反清基地”、“中国革命圣地”的角色,拿面积仅18平方公里的东京新宿而言,梁启超(五轩町)、孙中山(鹤卷町)、宋教仁(五轩町)、黄兴(五轩町)、蒋介石(若松町)等志士仁人皆曾以此为住处、据点,新宿区7丁目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蒋介石当年的住处。

  孙中山在大陆被敬称为“革命先行者”、在台湾被尊称为“国父”,在日本则被惯称为“孙文”。日本人对孙中山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据史料记载,孙中山自投身革命至去世,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本驻留时间累计达9年零6个月,约三分之一的革命生涯是在日本度过的,在此期间赢得很多日本人的追随,日本堪称是孙中山的第二故乡。正如日本前首相菅直人在施政演说中所言:“孙文曾有很多大力支持他革命事业的‘日本友人’。”

中日“兴亚”的共同理想

  的确,根据目前的历史研究成果,可粗略计算出,孙中山结交的日本友人至少有300多人。在新宿百人町,当年曾有200多名四海宾客为孙中山和宋庆龄举行盛大的婚礼,这场“世纪婚姻”的介绍人梅屋庄吉,在历史上的知名度虽不及孙中山结交的宫崎滔天、犬养毅、平山周等人,但堪称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大的个人财源。梅屋庄吉自1895年向孙中山承诺“君若举兵,我必以资财相助”后,先后向孙中山提供了按现在的币值计算,约1万亿日元(169亿新元)的资助。孙中山曾在梅屋庄吉的和服短外褂背面,挥毫写下“贤母”二字,以赞颂梅屋庄吉夫妇像慈母一样不求任何回报地支援中国的革命事业。日本不仅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甚至还留下了他和横滨商人大月素堂长女薰的血脉——外孙宫川东一。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