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區選。長久以來,市民打從心底裏看不起區議會,對區選的關注度極低。無他,區議員無權無責,市民不存寄望,為數甚多的議員亦不思進取,甘做專責「蛇齋餅糭」的街坊保長。區選的結果,只是讓各黨派比併一下取得多少個席次,分析勢力消長,作為翌年立會選舉的前戲而已。個別議員在位期間做成怎樣,似乎沒什麼好在意。06 年港府推行改革,擴大區議會自主權,包括提供每年3 億元的基本工程撥款,並在各區議會轄下成立「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賦權區會參與管理圖書館、社區會堂、休憩場地等康樂設施。這一改革,卻成為中西區居民梁太的噩夢開端。

「他們實在太多錢了,不斷想辦法找些工程來做。」梁戴月琴說,自己15 年前從外國回流香港定居,偶爾到港大對上的龍虎山郊遊,非常珍惜這片鄰近市中心的自然勝景,但覺「香港有個龍虎山,根本不用羨慕外國地方」。

「不斷想辦法找工程做」

不料石屎森林的魔爪沒放過這片寶地。「這幾年來,一時在好端端的山道上鋪磚,一時加建設計突兀的涼亭,不斷將郊野地方石屎化,既破壞景觀、也危害植物生長。08 年底,區議員又說要在山道旁加建欄杆。」梁太忍無可忍,與朋友組成「龍虎山自然面貌關注組」,堅決反對。

梁太說,議員指加建欄杆是應地區人士要求,但卻不肯透露詳情。區會未有就工程公開諮詢,關注組成員便自行到山道上向行山人士收集意見,141 名回應者中有118 人反對加建欄杆。然而,議員堅稱要尊重支持建欄杆的少數人,而且施工路段雖然多年來從未發生墮坡意外,也應作預防。

於是梁太等人終日忙着發電郵、發信、打電話,向地區人士收集意見和簽名,聯絡環保組織和傳媒採訪,不斷寫信給中西區區議會、民政處、運輸署、甚至特首,用盡想得到的渠道,但求保住屬於市民大眾的天然環境。

最後民政處做了諮詢,收到的500 多個回應裏有97%反對;關注組再四出游說多名中西區議員,計劃才終於在今年6月30 日的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會議上被否決。

兩年多來,梁太放下自己的生意、甚至時常要用照顧兒女的時間去做這件事,「簡直是筋疲力盡。對於下一屆區議會,我真想說,拜託不要搞這麼多無謂的工程了,讓大自然和我們都歇一下吧」。

無權無錢的區議會固然無所作為;有點權有點錢時,卻逆民意而行。但倒退到懷念往日的「無為而治」,會令社會變得更美好嗎?

80 後選民增兩三成

今屆區選前的選民登記,18 至20 歲年輕選民人數比07 年區選前大增一倍,至14.4 萬人;18 區中有7 區,80 後登記選民增加兩至三成。年輕人對選舉是有期望的,除了對手中的一張選票躍躍欲試,有些人更身體力行參選。新團體「土地正義聯盟」殺入區議會選舉,參選人朱凱迪、王浩賢、黃俊邦等,主打社區規劃和保育議題,都是參與街頭抗爭的社運青年中堅。

因着資訊不透明,由利東街、天星∕皇后碼頭、到反高鐵的菜園村,過往他們總是在規劃議案靜悄悄通過各種諮詢和行政關卡後才得悉,被動地在拆遷的最後關頭去打「保衛戰」。王浩賢說,希望成為區議員後,可以及早知悉官員和議會之間的議程,在政策討論初期就團結社區力量, 「撞開一個位置讓民眾的聲音進入建制」。

王自07 年開始關注社區重建議題,為「人民規劃行動」及「關注樓宇強制拍賣大聯盟」成員,協助舊區居民面對收購、逼遷及強拍訴訟。這次他選擇中西區的正街選區參選,除了因為他在該處成長,亦因為那是典型市區重建問題的集中地——區內有兩個市建局項目、近期就有兩宗強拍申請、新建巨型酒店和屏風樓與舊樓交錯、西港島線效應帶動租金樓價暴升,居民商戶紛嘆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過往的經驗是,當居民的意見和想法不清晰、資訊不全、無法進行有組織的討論,便會被政府的諮詢架構或者區議員挪用,將社區發展帶往對居民不利的方向。我希望講民主不只是每四年投一次票,是平時每日都可以參與社區規劃、表達意見、分享成果。」

數年來舊區重建的魔爪處處,王浩賢四出撲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最近開始覺得需要固定在一處地方深入去做些成果。「雖然在行政主導下,由區會以至立會的權力都很多限制,但我覺得不能完全棄守,有操控存在,更要進入去,將本來不是議事的地方變成是。」土地正義聯盟更勇闖八鄉、新田等傳統鄉事派陣地挑戰。朱凱迪在09 年支援菜園村時認識原居民馮汝竹,伙拍出選八鄉北和八鄉南兩區。他說,在鄉郊地區,區議員地位低於鄉事委員會主席,區會議席長年被鄉事勢力壟斷,由村代表組織村民投票給特定候選人,區選向來只是一個「如何將選民送到票站」的「物流」問題。

出選八鄉盼打破鄉事壟斷

選擇在八鄉出選,除了想打破這種不民主的傳統外,亦是看到昔日社運抗爭的不足。「守衛菜園村時,好像全港都有人關心這件事,老遠入村支援,但我們發覺,近在咫尺的鄰村居民其實不支持這場運動,還覺得是『外人來欺侮我們八鄉人』,令我覺得進步的方向應該是由菜園村這個點向面擴展。」

「市區的選區只有幾條街,但八鄉總共有40 平方公里的地方,包括農地、鄉村和私人屋苑,生態資源豐富,是個完整獨立的地域和社區體系。思考政綱時可以提出一整套關於社區發展的想法,例如我們主張的農地保育、綠色產業和可持續的生活網絡等。即使選不到,亦可以積累一些政治力量,為將來會被拆遷的村落儲存實力、作為實驗和借鑒。」

朱凱迪說,宣布參選以來,他和馮汝竹都面對鄉事勢力的威嚇和勸退。「有些人不相信議會政治,覺得參選就是放棄激進抗爭;其實要進入保守勢力把持的選區,我自己覺得是很『激進』的行動呢!尤其是拍擋馮汝竹,她在八鄉出生的一個女子,在這非常父權的系統去挑原居民機,是從來無人試過的。將來抗爭運動如果有需要走上街頭去施壓,我當然會繼續出現;但如果你兼有區議員的身分,為地區事務發聲時,也會更受重視。」

曾將區議員一職幹得有聲有色的前灣仔區議會主席黃英琦,最近出書《改革戰記:營造灣仔》,回顧04 至07 年間的議會經驗,也寄語新一屆候選人要有想像和改變的勇氣, 「沒有明文規定不准的,區議會都可以進行」,能做的其實很多。

卷首提出的一幅區議會改革藍圖,光是看看也覺得美好——

  • 基層民主的發展基地,促進每一個市民在地區層面體現民主參與
  • 向市民問責,是地方行政的決策架構
  • 對轄區應有一個經居民參與共同制定的可持續發展「願景」,包括社區規劃和重建、交通運輸、社會服務、市容、環境衛生、文康設施、社區持續教育配套等內容
  • 與各政府部門就「願景」達成共識,釐訂執行細節,並監察整個落實過程。各政府部門應橫向就區內議題向區議會問責
  • 民政事務專員及民政處,分別是區議會的執行總監和執行處。由民政處委任的地方組織,歸納在區議會轄下的委員會
  • 聯同各部門在區內定期召開公聽會,聆聽居民訴求,落實居民參與
  • 推動社區歸屬感,營造自強、包容的社區

太過痴人說夢了嗎?認真去做一件沒有人認真對待的事,應該會是夢想成真的起點。

註:正街選區並有候選人李志恆,八鄉南有黎偉雄、八鄉北有鄧貴有及鄧鎔耀參選。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