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全無從政經驗的泰國首相英祿,上台僅兩個多月,就遇上半世紀以來該國最嚴重的洪水天災,本來民望高企,但一場水災,卻暴露這些民望只是建立在浮沙之上,其領導能力旋即備受質疑,被指責為軟弱無能,近日她更一度在鏡頭前紅了眼。

一方面,她把負責指揮救災的閣員一改再改,讓人覺得她陣腳大亂;而更令她頭痛的是,她成了曼谷和受災地區的「磨心」,究竟應該要先顧哪一方的利益與安危,讓她兩面不討好;更何況,她更要提防一直虎視眈眈的軍方,藉覑要她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協助救災為名,攫取更大政治權力。

回顧過去幾年,因為處理水災失當,而讓自己灰頭土臉,從此民望一瀉如注的政治領袖,可謂大有人在。英祿卻沒有從他們中吸取足夠的教訓。

首先,五個禮拜前講過,○五年八月,颶風「卡特里娜」橫掃美國新奧爾良州時,造成重大破壞和傷亡,但美國總統小布殊卻只是與閣員忙覑度假,正如其白宮傳播主任DanBartlett後來說,這場水災最終成了這位總統的最後一口「棺材釘」。

之後,就是○九年八月,蹂躪台灣的颱風「莫拉克」,台灣的總統馬英九,一樣因為暴雨之初去了參加婚禮,以及協調部門救災不力,讓水災造成重大破壞,而備受質疑。最後馬雖親自率領官員走到災民面前鞠躬道歉,更撤換了行政院院長劉兆玄,但其民望卻也被洪水沖走。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