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中国-缅甸经济走廊:机遇与挑战

(2011-10-31)

早报导读

● 赵洪

  前不久,缅甸新政府以“环保”和“民意”为由,突然宣布搁置中缅两国密松电站合作项目,不仅使中缅关系受到考验,也使人们对正在修建的中缅油气管道前景感到担忧。当地一些媒体甚至要求政府重新考虑这一工程项目,因为“缅甸自己的能源安全都没有保证,而中国却试图通过它来获取能源安全”。中国投资再一次被摆到了投资对象国民意的对立面。

中缅能源经济合作潜能与风险

  事实上,2009年10月开工的缅甸皎漂至云南瑞丽的油气管道,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合作项目,它还将带动沿线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使瑞丽-皎漂之间的交通与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有望形成一条繁荣的经济发展走廊。从双边合作来看,这一经济走廊建设,无论在能源安全,还是从区域经济合作方面来看,对两国都是一种“双赢”。

  对中国来说,这几年经济迅速增长已使中国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中缅油气管道将为中国开辟除马六甲海峡通道、中国-哈萨克斯坦油气管道及中俄原油管道之外的又一条油气运输通道,预计每年将为中国转运原油2200万吨,约占中国2010年原油进口的10%。

  对缅甸来说,这一项目将大大缓解缅甸能源短缺问题。根据双方合同,缅甸方面每年可从转运的原油中提出200万吨用于国内消费。中国还将帮助缅甸在曼德勒建造一座日炼油能力5万6000桶的炼油厂,投产后将使缅甸炼油能力提高一倍以上,产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

  更重要的是,中缅经济走廊将对两国经济效益明显影响。单就对缅甸来说,将大大增加其外汇收入。如在石油转运方面,按国际惯例,经中缅管道运输的石油将按到岸价的16%向缅政府交纳增值税,缅甸每年仅增值税一项就可获约9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此外,中国在未来30年将从缅甸油田购买天然气,缅政府每年可从中获得9亿美元以上的外汇收入。因此,仅从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项目,缅甸每年可获得的外汇收入至少18亿美元。

  因此,中缅经济走廊的建设发展,无论对中国,尤其对缅甸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缅甸方面不可能轻易改变原有思路。但中国也应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充分考虑到各种风险与挑战。

  尽管中国近年来对缅投资不断增多,直接投资额已从2004年的410万美元,迅速提升至2010年的8.8亿美元,成为缅甸第二大外资投资国(泰国为第一大)。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缅投资越多,中缅关系就越密切,中国就一定能获得预期的不断递增收益。中国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风险和各种竞争关系。

印度是中缅能源关系的主要竞争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