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夺回麦克风”的《人民日报》评论。 (冯飞/图)

南方周末记者 陈鸣

因为注重在党心和民意的共鸣中寻找“对接点”,人民日报的一系列评论,在这一年里风行一时。人民日报评论团队以人性的温度关注当下重大命题,做到了为党立言,为民鼓呼。

2011年,《人民日报》的“评论阵地”从追问“徐武事件”到展望“乌坎转机”,它以时评的速度,关注热点事件中的公民权利、关切变革时代的个体命 运、捍卫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从提倡包容“异质思维”到提醒打捞“沉默的声音”,它以观点的厚度,理性剖析社会思潮、正视难点痛点、凝聚社会共识。

《人民日报》以往的评论风格偏向凝重正式,其评论文章的几个重要笔名也广为人知,比如“任仲平”取“人民日报重要评论”谐音、“郑青原”则被认为有“正本清源”之义,其政治意义浓厚。

2011年的《人民日报》评论内容上有重大革新,一系列评论采用朴实的平民化语言和诚恳平和的文风,直接就贫富差距、弱势群体、官民关系等常见社会焦点问题发言。

在诸如《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打破房价“屡调屡涨”怪圈》、《建好保障房也是政治责任》等一系列文章中,人民日报评论团队关注的是当下中国社会中公民焦虑的民生问题,涉及城乡鸿沟、房价物价、个体命运等中国当下重大命题,用人性的温度赢来了很多赞许。

语言上的创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执政者当以包容心对待“异质思维”》一文中,既有毛泽东、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言论,也有“淡定”这样的年 轻人常用语;既有马克思的“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这样的比喻,同时也有“鸭梨很大”的网络语言。与过去长篇大论、宏观叙事的形式大有不同。

从媒体空间上,《人民日报》评论板块这一年来的变化也体现了党报在话语多元时代捍卫自身话语权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也拓展了主流媒体的作为空间。比如 今年武汉“徐武事件”发生时,众多媒体噤声之际,《人民日报》的评论却发出了声音,《“精神病收治”不得偏离法治轨道》一文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高度评价人民日报评论板块的意义,“人民日报的评论既能从执政者的角度进行观察,又能真实体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诉求,打通两个场域的话语,这是其重大意义所在。”

在广受好评的《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一文中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上的弱势群体,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在社会层面,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 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甚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同样薄弱。因此,尽管可能人数不少,他们的声音却很难 在社会中听到。”“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在中国社会当下的矛盾凸显期,作为中央党报的《人民日报》直 面利益纠葛,强调执政党的民本理念,呼吁对话胜于对抗,提醒维稳更要维权,这种姿态十分可贵。

这些评论替党立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社会热点,纾解了公众情绪,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思想认同。专家称:“几乎在转瞬之间便赢得了舆论,出现了 近年来少有的党报台网、市场化媒体、境外媒体、网络论坛、博客和微博都热烈转发和讨论的局面”,“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党报以理性平和的主流声音,重新夺 回了麦克风”,为相持不下的争议提供了“可以共同讨论的基础”。“从良好的传播效果看,主流舆论倘能不断与时俱进,能够成为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和减压阀,这 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贵尝试。”

有媒体用“洛阳纸贵”来形容这些系列评论,赞扬主流媒体的主动作为,“为启动社会管理创新的伟大实践,奠定了解放思想、理顺思路、大胆改革、开拓进取的舆论氛围”。

网友称,“这些评论,可以看出执政党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更加注重疏导群众利益诉求,更为积极主动和系统化。”“体现了执政党在社会管理创新观念上的积极探索”,由此“看到中央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心”。

在当前的舆论格局中,包括党报在内的主流媒体因其独特的定位,依然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理应秉持与之相匹配的使命和担当。只有在党心和民 意的共鸣中找到“对接点”,主流媒体才能在与时俱进中彰显主流,不断提升影响力和公信力;只有始终以“引领风气变革之先”为己任,主流媒体才能在众声喧哗 中凝聚共识,不负“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从而在大变革的时代凝聚更多力量,助推国家发展的脚步,增进芸芸众生的福祉。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