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昨天撰文《“天才”韩寒作品〈求医〉分析》,五条推理均不成立。方舟子在文中提到以韩寒的英语水平不可能知道《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的英文书名(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也已被网友证实为可能的,经分析并与韩寒核实,韩寒是从1988年上海文学杂志出版社出版的《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一书摘抄的句子和书名。(详见:http://weibo.com/1644284007/y2KW3DChk)方舟子进一步提到韩寒不太可能通读屠格涅夫的长篇小说《父与子》和《烟》,但事实上,韩寒两处引用其实都出自这本《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某一页的注释条目。当然,对于方舟子及其支持者来说,质疑是理所当然的,别人拿出证据证明你的推理不成立,则是可以视而不见的。
于是,在对文章的艺术风格、参考引用进行现实推理的方法明显受挫后,方舟子也是心有不甘,于昨日在微博里对一位网友 @恨虚度说道:
说你从医生的角度分析指出《求医》写的是一个肝炎患者在年代久远的医院里的经历,很专业很有价值,可惜你的系列评论被韩家骂街团的刷屏淹没了,建议整理了贴到你的微博上,或转成长微博。
热心网友跑去这位医生的微博主页一看,厉害——此人简介为: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原来方舟子先生还有主治医生,还是专家,首席的噢!
在发现“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没有继续回应后,方舟子把这位网友的评论汇编了一下,又成了自己的一篇新文章,铛铛铛铛——就是这篇《对“天才”韩寒〈求医〉的医学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5k.html)。既然这篇文章的灵感和主要论据都是出自一位“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那么且看病人方舟子是如何继续“质疑”的。

方在文中称:所以该文说的“腮边凸起一块”、“足、头、腹无处不痒”,不是疥疮的症状。
据维基百科中“疥疮”条目述:“这种痒感使得患者不住搔痒,从而导致疥疮随搔痒而传染到其他地方,最终遍布身体各处。”所以到处都痒当然可以是疥疮的症状。

然后放又在文中称:这种没有皮损、全身奇痒、没有特定痒处的症状,更像是肝炎诱发的。
那么我想请问,既然是肝炎诱发的,那么作者前文中说到“腮边凸起一块”,你又如何解释?是否曾有肝炎患者在全身奇痒的情况下“腮边凸起一块”。
其实我并不想把疥疮的症状是否与文中描述相符这个并无意义的讨论展开去。因为稍有一些文学素养的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一种略带夸张的艺术处理手法。如果按照拍BBC纪录片那样去写一篇模仿钱钟书的幽默小文,这反倒不是韩寒了,这是方舟子本人了,而且根据亦明所做的考证,方还都是抄的。奇怪的是,没有人在乎方舟子那些确凿为抄袭的文章,却有N多人在乎方这种纯粹捕风捉影般的“质疑”。

方舟子随后通过《求医》一文中对于医院的描述进行分析,企图证明这不可能是1999年的大医院,而更像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医院。方是这么写的:
大医院都有护士分诊,患者先把病历交给护士,由护士分配医生;而文中叙述的,却是患者自己拿着病历去找医生,认为这个医生看病草率,又自己去找另一个医生,这像是在社区医院才会发生的。
我强忍着想抽他一百遍的愤怒,告诉大家,就连我最近一次去医院看感冒,看皮肤,看高烧40度,去的上海的大医院都没有护士分配医生。在我有限的人生了,似乎每一次看病都是排一个多小时队挂号,然后自己拿着病历去找医生的。不知道方舟子有没有来过上海,有没有来过上海的大医院,如果没有来过,请闭嘴。
写到这里,我是强忍着恶心。对这些所谓“质疑”的回应,每一句都是打在目的不纯的质疑者脸上一个响亮的巴掌。而问题是,这种毫无根据,绝不负责的质疑一旦发表,对于被质疑者的声誉伤害都是无法估计的,但质疑者在推理被推翻后不但不回应,不检讨,不对错误的推理进行道歉,反而变本加厉,旧仇未报再添新恨。请问,这样的行为、态度还是一种不带恶意的言论自由吗?
行文至此,方舟子昨天转发一位学者@张放的长微博《你见过这样牛逼的十七岁文学少年吗》,文中撷取三重门中掉书袋的段落以论证韩寒不可能如此旁征博引。在得到大量转发、评论和粉丝数后,想必平时无人问津的张放动力大增,在今天上午又发了一篇奇文论证十七岁的少年不可能如此旁征博引。
张放先生先是摘取了三重门中的一段文字:
没有想到你已“越过道德的边境”,与她“走过爱的禁区,享受幸福的错觉,误解了快乐的意义”。
然后张放先生像模像样地分析道:
知识面:80年代特有用语及专门用意:80年代人们的年轻人从来不公开谈论性,都是用“走过爱的禁区”来形容发生了性关系。与80年代还有一个短语,与爱的禁区一样:“爱的禁果”。之前的“蹉跎岁月”也同理,代表着“十年文革”,“革命友谊”也是80年代最常用的文革遗留下来的用语,后来被移到男女暧昧关系之间,作为一种调侃用语。这种例子很多……
看完上面一大段屁话,想必所有的80后90后以及部分70后,去过钱柜、好乐迪、麦乐迪、银乐迪……的大家都笑了,是的,我们都笑了。方舟子肯定笑不出来,因为他是张放的队友。夜深人静时,老方一定特别郁闷,每天从几千条骂他的微博中好不容易挑了两条来转发,居然一条是“脑残病诊疗首席专家”发的,而另一条则是这位专家的病人。但愿你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马日拉
2012/1/28
后记:写完此文后,有网友告知,有专业医生对方舟子所谓的“肝炎瘙痒论”提出了反驳,原文如下:
这个、、、、我得直言。肝炎引发的皮肤瘙痒极少见,C肝晚期可能有瘙痒出现,与肝脏有关的瘙痒见于阻塞性黄疸引起的胆汁淤积(cholestasis)。而且阻塞性黄疸引起的瘙痒的具体机制也是不明的。结合胆红素皮下沉积只是假说之一。
也就是说,方舟子的所谓推论,完全是在用极小概率事件去质疑寻常事件,但逻辑上说的通,因为一般大众不像专业人士一样知道个所以然,故而方舟子的推理看上去是可信的,实则牵强附会,居心叵测可见一斑。

来源:马日拉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643db010104kk.html

配图与内容无关

萝卜网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