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誇稱簽了ECFA,台灣每年可少付中國約九十億美元關稅,但去年卻僅兩億美元不到,證明中國誇稱的讓利根本都是假的

至於ECFA實施後,中國產品輸台減稅利益多少?國貿局、財政部互推,都不願公布。國貿局表示,中國輸台產品的部分,他們沒統計,因為海關進出口資料都在財政部手上;財政部回推給國貿局,稱是經濟部要財政部不能公布,只能由國貿局統一發布,資料早給國貿局,財政部無權發布。

馬政府上任後強力推動ECFA,誇稱台灣出口到中國的金額約有一千億美元,因此簽署ECFA後,台灣每年可少付中國約九十億美元關稅。但對比國貿局統計數字,去年前十一月,我國實際獲中方免關稅金額僅一.一四億美元,全年不到兩億美元,達成率僅四十五分之一不到。

國貿局表示,ECFA早收清單從去年一月起實施起,直到本月二日為止,總共累積發出共四萬一一三四件的原產地證明(產證)。若以產業別來看,就台灣輸往中國核發的產證申請金額,前五大分別為石化、機械、金屬製品、紡織以及電機。其中,又以石化業最多,比率達五十八.七%,超過總申請金額的一半。

據國貿局統計,在我國輸往中國,利用ECFA早收清單減免關稅的石化產品中,金額最高的前五項分別為「對二甲苯」、「丙烯」、「鄰二甲苯」、「潤滑油與基礎油」,以及「正丁醇」。

對去年ECFA減稅利益不如預期,國貿局解釋,ECFA早收清單在去年關稅降為零的產品為七十六項,自今年開始降為零的貨品增加至九十四.五%,今年起減稅利益就會出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