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如今正一年比一年冷清。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出现式微迹象,并不是因为节假日已不再能让公众兴奋——与端午节日期接近的父亲节等“洋节”依然很受欢迎,其真正根源在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出现了多重“异化”。

  6月23日是端午节,单从节日文化的渊源来看,在众多中国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文化气息应该是最浓郁的。它因诗人屈原怀恨投江的故事而生,荆楚文化为这个节日打上了诗意的底色;它以食用粽子和饮雄黄酒的节日风俗闻名,将美食文化与时令特征完美结合;即便最初作为祭奠仪式的龙舟赛,如今也已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

  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图谱中,民间社会认同度颇高的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一起,被视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近些年,政府在弘扬端午节文化方面也非常重视: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除此之外,端午节还在2008年被正式定为法定假日。

  不过,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尴尬现实却是,已在华夏大地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如今正一年比一年冷清。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出现式微迹象,并不是因为节假日已不再能让公众兴奋——与端午节日期接近的父亲节等“洋节”依然很受欢迎,其真正根源在于,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出现了多重“异化”。

  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非常特殊,很多传统节日得以延续的密码,都在于它们抓住了“吃”这个主题。各具特色的节日美食,一直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餐桌“每天都像过年”,人们对吃的需求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急迫——现如今,很少会有人再像以前那样,将节日当做“打牙祭”、吃顿饱饭的契机。

  当人们对食物的情感发生变化时,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很多与“吃”相关的民俗,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机。看看我们的家人和朋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绝大多数家庭已不再有自己包粽子的画面。这种节日食品面临“失传”的危险,不是因为大家觉得包粽子有多麻烦,主要还是缘于人们对节日文化的感情和认识有了转变。

  另一方面,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符号涵义,几乎已经彻底被颠覆。如今的端午节,似乎已不再具备丰厚的文化意蕴,而是变得非常浅薄和实际。节日的气氛在农村地区稍微还留有一点,但那些平日里忙得喘不过气来的城市人,根本顾不上关心端午节的节日文化。对很多人而言,端午节存在的唯一价值,只在于它能让自己得到三五天的假期——如果单位的福利不错,可能还会有一笔节日津贴。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异化”现象是,端午节这种曾以家庭团聚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节日,如今与腐败的关联却越来越密切。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很多人虽然自己在端午节已不再吃粽子,但他们还是会花钱买粽子,有些还是包装精美、售价高达千元的“天价粽子”。它们被当做礼品送往领导的办公室或家里,它们变成了腐败工具,它们让端午节变成了“端午劫”。

  遭遇多重“异化”的端午节,只是中国传统节日危机的一个突出典型。更值得警醒的是,就连端午节、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都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那些不那么大众、不那么著名的节日,不成为历史才怪呢。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维系社会交往和国民认同的重要纽带。危机之中的传统节日,要想止住“异化”的势头,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复兴,与是否“申遗”或定为法定假日没有太大关系,其正途在于尽快实现传统节日文化自身的转型,在移风易俗中重新激活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只有当传统节日能够像“洋节”那样,更多地满足公众的现实需要、心理需求和文化需求,它们才会被更好地传承下去,进而免于“消失”的危险。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