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6月02日 10:37:15

  不准备看《赛德克巴莱》是因为《海角七号》,这部在台湾岛内掀起巨大反响的电影,并没有激起我的共鸣。在我看来,这种电影比起侯孝贤、杨德昌、李安,简直是一种小清新版堕落,这也符合我对台湾现状的某种认知:在经历过民主化、族群对立和撕裂以及社会再塑造之后,这个曾经有另一种文化气魄的华语文化区,已经被大众文化娱乐节目所淹没。
 
   还有更深一层,海角七号里那种社会人群身份认同的困惑,那种对台湾历史特别是历史中是是非非的追问被小心翼翼隐藏在滥俗励志故事和爱情故事里面,被台湾社会追捧。而至于大陆观众如我,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难道不是孤岛一隅的枝节问题?与困惑我们的从中国现代化转型这种宏观叙事而言,这些小情小调意义不大。
 
   这种感受也一直延续到《赛德克巴莱》。这部讲述原住民反抗殖民者的电影,如果继续这条道路,恐怕依然是一部仅对台湾有意义的电影。
 
   随后的事情似也在证明我的判断,这部电影参加戛纳影展却铩羽而归,媒体记者们也无太多好评,在经历了审查后终能在大陆放映,该做的宣传工作也按照常规进行,然后就是观众们用自己的钱包投票:第一周四百万的票房说明了充分观众的认可度。
   事情的轨迹突然被一干文艺界人士所改变,仿佛一夜间,一干媒体人都尽自己所能推荐这部电影,亦有院线也开始鼓吹民众去电影院参与到文化盛事中。于是我们看到了奇怪的现象,在经历了第一周的低迷之后,赛德克巴莱票房在第二周大幅提升。当然,我们也清楚无论怎样,这部电影在大陆无法取得与台湾相类的影响和票房。
 
   回到个人的观影经验,坦率说,在看完四个多小时的电影之后,我很后悔那天没有拉住魏德圣,请他在广州书店里喝一杯咖啡,表达下我的激动和惊喜。因为这不仅仅是近期最好的华语电影,更是华语文化圈,在文明观念、世界观、价值观层面带到的一个新的高度,是迄今为止走得最远最高的作品。《德赛克巴莱》立足于台湾岛的,却生发出一种如此高远的观念,这是个属于台湾的,也只有台湾才能拥有的奇迹。
 
   电影讲述的是雾社事件,已经有不少学者网友热心解读,在此不必赘言,需要指出这部电影的前身是一部漫画作品:台湾漫画家丘若龙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创作《雾社事件》。而当二十多年前这部漫画发表时,几乎在台湾社会没有激起任何主流媒体的回响或反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据张大春先生介绍,是因为丘若龙没有满足与其时台湾主流历史观念对于雾社事件的解释,而是“专心致志于对一个近乎消失的族群之垦掘,一点一滴地还原那一个被汉族论述碾压得扭曲不成首尾的抗日主题”,甚至,丘若龙还给他自己取了一个赛德克名字:“巴万”。这个名字也在《赛德克巴莱》里出现,是一个“刚步入青春期,像鬼魅一样出入于族人抗日战斗的山林之中,体验生死洗礼之艰辛的少年”。
 
   电影尤为精彩,也被不少人诟病的是,忠实拍摄了赛德克族起事对于日本平民妇孺的杀戮。这个情节,连同对于日本人带来的所谓“文明”的复杂理解以及复杂态度,被不少大陆观众解读为价值观混乱。如果说台湾是一个族群撕裂的社会,《赛德克巴莱》在为台湾社会寻找共识,那么它来到的中国大陆,则是撕裂已经悄然开始,却尚未真正大规模呈现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左右对立,黑白分明,其他问题都被更宏大的争论所淹没掉了。所以,之于大陆的自由派,这部电影是野蛮抗拒文明,是杀戮妇孺的台版本拉登故事;而之于左派,是媚日,是去中国化,总之,他们难得取得了共识:世界观混乱,观点模糊,历史观有问题。甚至,即便是那些被电影折服的人们,我们从他们眼中也只能看到模糊词汇:血性、骄傲、信仰等等实际上无法诠释这部电影的词汇。
 
   如果我们想想台湾理解这个赛德克人的故事也花了二十多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经历了开放党禁报禁,经历了绿营崛起,经历了民主明星贪腐堕落,经历了身份困惑,经历了族群撕裂乃至对峙,经历了民主从不成熟变得成熟,经历了对历史的重新理解和阐述才拥有了这样的故事,那么,怎么能奢望大陆人今天就能轻松理解这部电影?
 
   在学者吉登斯看来,全球化时代到来之后,国家认同变得困难,构建国家认同的因素正在消失,身份认同与文化多元化逐渐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全球化消解了国家权力,凸显了本土意识,同时会边缘挤压出新的地区新的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这样就使一些地方跨越了国家界限,出现了重构出新质。
 
   即使不能说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意味着台湾文明主体性的完成,起码也意味着一个坐标的出现,意味着台湾明确了自己的道路,而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条道路更是意味着超越民族国家的更高的形态。对于大陆,如果不正视这种新质,不尊重台湾文明的主体性对话将越来越艰难,未来两岸关系的互动以及最终解决,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均需要一种超越现实的更高的智慧。而这,将是中国由于种种机缘:历史,地域等等,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
 
   作为观众,必须向魏德圣致敬,也必须向拥有这个故事的文明致敬。

上一篇: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遥远,所… 下一篇: 没有了

阅读数() 评论数(0)

0

本博文相关点评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