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官员被领导约谈后取消微博加V认证)“@段郎说事”昨日取消V认证,他本人感到无奈,网友表示遗憾。传播学者张志安表示,“官博开得好的机关、公职人员,在系统内部评价往往不高。”

2011年全国“十大公务人员”第四名、“十大政法官员有影响力”第二名、“中国警察个人一百强”第一名——顶着这些头衔,拥有24万“粉丝”的“@段郎说事”无疑是界的大红人,人称“段郎”。“@段郎说事”曾是实名认证的加V账号,其真人是江西省九江市公安局纪委副书记段兴焱。

但昨日段郎却取消了V认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准备去V了……”7月7日,段郎发了这条,昨日,他真的去V了,这让网友们深感意外。段郎的言语方式向来平和,而且很好地充当了“中国警察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大家都不明白他为何要取消V认证。

去V缘由“不够阳光”?

在发出那条去V预告后,段郎间接解释了去V的原因:“一年多了,数千条摆在这儿,是非功过由人评说。你可以让我去V,但不可以不让我为构建和谐社会说话做事。”如此看来,去V绝非自愿,但这则昨天已被段郎本人删除。

此后,段郎又接连发出6条,详细阐释去V的缘由:领导约谈。领导认为,段郎的“不够阳光”、“个人主义”。领导还认为,“@段郎说事”能火,主要在于其职业的特殊性,而段郎却“喧宾夺主”,大有取代官方之势,官方有意捧红新的公安取代“@段郎说事”。

段郎不愿就此“挨批”,他在上为自己辩解:“我的是阴暗的还是阳光的,一目了然。个人主义总得有个目的,比如升官发财之类的,我有吗?警察数不胜数,更有许多厅处级,我真不知道(这个职业)特殊在哪儿,又有哪儿敏感了?”

段郎认为官方想树立新的典型取代他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影响力)不是一阵紧锣密鼓的宣传就能树立起来的,除了粉丝数可能超过(我),影响永远别想超过我。”

昨天,段郎删除了这6条自辩。

“形象代言人”爱讲警务轶事

但段郎的自辩得到了于建嵘等众多学者、名人的支持。法学学者徐昕表示:“段郎是位好警察!如果所有的警察、官员都和他一样,中国就和谐了。”

事实上,段郎突然去V,让广大网友深感不解,因为段郎在上一直很好地充当了中国警察、江西警察“形象代言人”的角色,形象正面、积极,富有思想,一改人们对警察“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

段郎的以回忆警务轶事和点评时事新闻为主,比如,他曾在上讲过这么一个故事:1997年,他在基层派出所工作,某天该所抓获一名涉嫌偷了两斤肉的七旬老人。民警了解到,老人有一个年仅11岁的孙子,孩子父母均已过世。民警上门求证,见孩子骨瘦如柴,一看就知营养不良。民警们心头隐隐作痛,凑了156元钱交给孩子。岂料,孩子对民警说:“我爷爷说过,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这老人在偷肉时该下多大的狠心啊?”段郎在上感慨道。

网友们普遍认为,段郎“警务轶事”系列的真实而富有可读性,很好地宣扬了警察执法过程中的人性光辉,一改“冷冰冰”的职业形象。段郎认为,自己的获得好评,主要得益于“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不说官话套话”。

“思想者”曾获领导好评

段郎的思想深度也备受好评,网友们视他为一名思想者。比如,段郎曾发驳斥“国民素质低”的论调:“不要说国民素质低,真正素质低的恰恰就是那些说国民素质低的既得利益的精英和特权阶层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人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别为自己低级的管理水平寻找替罪羊。”

有时,段郎也会反思警察这个职业:“一个警察,可以因意见不同得罪上司,不可以对公众的意见置若罔闻;可以因坚持公正执法得罪说情者,不可以徇私枉法蔑视法律;可以因证据不足结不了案,不可以刑讯逼供办‘铁案’;可以法网无情人有情,不可以‘刑不上大夫’。无视法治,今天你‘法办’了他,明天他也会‘依法’请君入瓮。”——据记者观察,这条,已是段郎所有中最有“火药味”的了。

作为段郎的上级领导,曾任九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的叶国兵曾公开表扬段郎:“段郎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警察网民,而不是警方的发言人,这样能真正获得网民们的信任和拥护。”

专家意见


只有两类官员热衷开:


“技术型、退居二线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张志安认为,普通机构的员工要想在上注明单位名称,的确应该先经机构同意。但政府机关是特殊的机构,它理论上不属于任何个人,而属于“人民”,公职人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利用公共平台与人民交流沟通是理所应该的。而且,公职人员以个人身份发,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其效果数倍于政府官方。

他强调,加V的公职人员发,需遵循以下原则:不给所在机构的声誉带来损害,不擅自公开未经单位许可的工作信息。公众关注加V的公职人员,正是出于对其工作的兴趣,张志安建议,在不便谈具体工作的情况下,公职人员可在上多谈点社会现象、专业话题和行业现状。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段郎的把握非常准确。

“像段郎这样对社会有担当、有个性的官员太少了,他的声音很可贵。”张志安向记者透露,统计表明,虽然开官方的政府机关越来越多,但开加V的公职人员个人却少得可怜,而且主要集中在两类官员:一类是技术型官员(如药监局技术员,只谈用药安全,不谈其他问题);另一类是退居二线的官员,他们对个人“仕途”已不抱期望,想畅所欲言。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公众评价较高的、语言有个性的、与“粉丝”互动良好的机关官方,在系统内的评价往往不高,原因很简单:系统内部的文化仍是“低调就是腔调”。对于那些写得好的官员个人,有的领导并不“喜欢”。“有个副局长写得很好,但他的顶头上司对我说,开会时不会把核心信息告诉那个副局长,怕他发。”张志安认为现实很可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张志安认为,去V后的段郎少了身份的羁绊,可以表现得“更大胆”。

来源:广州日报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