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奥运会起源于希腊,但罕为人知的是,现代奥运会的模式和成功与英格兰一个小镇息息相关。而且,如果没有英国的努力,现代奥运会可能根本不会存在。在伦敦即将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之际,让我们回顾英国与奥运那时而光荣、时而可笑的历史。

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之一“温洛”的名字正是源于现代奥运的发祥地———英格兰的大温洛镇。

作者:John Ritter,选自:Smithsonian Magazine,中文版:南方都市报

人人都知道奥运会起源于希腊,但罕为人知的是,现代奥运会的模式和成功与英格兰一个小镇息息相关。而且,如果没有英国的努力,现代奥运会可能根本不会存在。在伦敦即将第三次举办夏季奥运会之际,让我们回顾英国与奥运那时而光荣、时而可笑的历史。

所谓的“温洛悬崖”是一处巨大的断崖,差不多1000英尺高,绵延贯穿什罗普郡,长达15公里,其东端附近正好俯瞰着整洁的“大温洛”镇(M uch Wenlock,之所以叫“大温洛”,是为了区别于比它更小的邻居“小温洛镇”)。不过,1994年,西班牙人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却来到了这个离威尔士不远、罕为人知的穷乡僻壤,他可是堂堂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圣三一教堂的墓地,萨马兰奇为那里的一个坟墓献上了花圈,然后宣布,躺在他脚边什罗普草地之下的坟墓主人“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创始人”。

这位仁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彭尼·布鲁克斯,而更正式的称呼则为威廉·彭尼·布鲁克斯医生,他是大温洛最有名的人,至少在8世纪以后是这样———8世纪当地还有一位名人,女修道院院长圣米伯嘉,经常能创造奇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召唤来一群鸟儿听命于她),同时还会展示一项特异功能,让自己漂浮在空中。和这位会施展魔法、令人惊叹的女修道院院长相比,彭尼·布鲁克斯倒真是位挺靠谱的人:皇家外科学院的校委、当地政府官员、国家奥林匹克协会创始人———而且,他创建这个协会的时间是1865年,远早于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当然,尽管萨马兰奇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布鲁克斯和他的小镇在奥运仪式中还是很少被提及。

奥林匹克神话一直广为传颂,那些盲目乐观者更喜欢为其添油加醋。最特别的是,从一开始,现代奥林匹克的鼓吹者就宣传说,他们组织的那些汗流浃背的竞赛非常具有振奋精神、提升道德的作用———这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高尚运动将促使我们这些污秽的凡夫俗子停止吹毛求疵和敌对战争。于是,诗歌与和平总是随着白鸽漫天飞舞。

人们一直相信的另外一个“真理”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者乃是一位法国人,一位敬重希腊文明精神、畏惧德国体魄的法国人。但这只是一种流行说法。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模式以及最终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英国。1908年第一次在伦敦举行的奥运会———由爱德华七世时代杰出的威利·格伦费尔(后来的德斯伯罗勋爵)确定基本框架———真正拯救了奥林匹克运动。所以,再过几周,伦敦成为奥林匹亚之后首个3次主办奥运会的城市,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让我们从头说起。1863年,皮埃尔·弗莱迪诞生于法国巴黎一个贵族家庭,成长为一个高傲而盲目的爱国者;虽然法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衰落,但什么都比不上普法战争中德国对法国的沉重打击给年幼的皮埃尔所带来的伤害,当时他还仅仅是一个敏感的7岁小不点儿。皮埃尔深信,法国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国士兵有更为健壮的体魄。

这无疑是对的,德国年轻人都要集体参加人称turnen的体能训练,那都是些单调乏味、机械生硬的身体操练。但皮埃尔·弗莱迪对任何与日耳曼有关的东西都深恶痛绝,因此根本不会简单地怂恿法国领导人让自己的年轻人盲目模仿战胜国的体育。此时,他偶然读到一本英国小说《汤姆·布朗的校园生活》,于是已获得“顾拜旦男爵”头衔的皮埃尔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旅。

《汤姆·布朗的校园生活》讲的是一个小个子男孩的故事。他去拉格比一家寄宿学校就读,参加了学校的体育运动,最终得以打败大个子的坏蛋。小说的高潮就是一场比赛———板球比赛。年轻的男爵被这本小说迷住了,他不但希望通过英国式的体育运动来强健同胞的体格,还有了更大的梦想:重启古老的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从而推动整个世界。

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393年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所取缔,不过,虽然有禁令,即使在黑暗的中世纪,欧洲人依然在举行运动会。只是,关于这些下层社会的爱好,历史没有多少记载,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多是对于贵族体育的花团锦簇的描述。

不过,我们确实知道,11世纪的苏格兰曾举行众多力量型的联赛,这些比赛逐渐发展成为“高地运动会”。但直到1612年,在更南部的英格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雏形才首次展露真容。这是一个运动节,在罗伯特·多佛上尉的领地举行,包括击剑、跳跃、摔跤等项目,“年轻女人们随着牧羊人(原文如此)的笛声翩翩起舞”。事实上,这个运动节的名字就叫“科茨沃尔德丘陵奥林匹克运动会(Cotsw old O lym pickG am es)”。多佛上尉是一位天主教徒,他故意把运动节搞成欢快的、具有挑衅意味的公共活动,以对抗当时沉闷的清教徒主义。不幸的是,在他于1641年去世后,这个一年一度的运动庆典逐渐消亡。

不过,复制古代奥运会的想法有了某种浪漫的吸引力,其他苏格兰城镇开始小规模地模仿科茨沃尔德丘陵奥林匹克运动会。这种风气在其他地方也流传开来。瑞典于1834年和1836年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奥运会,希腊于1859年和1870年举办了所谓的“扎帕斯奥运会”,相当成功。但是,在1870年的运动会上,屠夫和劳工在一些赛事中胜出,让雅典上层社会十分不快,于是禁止普通民众参加。这是业余运动精神第一次抬起它低贱的头颅。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