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解讀大陸警察與市民之間的關係似乎在惡化,但一項在8個城市進行的調查顯示,有75%居民信任警察,可是熱衷於參加政治活動的居民不會對警察有好印象。

     提起大陸警察形象,你會想到什麼?「我爸是李剛」、「躲貓貓」,還是幾年前震驚全國的襲警凶手楊佳?隨著中國迅速現代化轉型,警察不再是高人一等的官老爺,警察和市民之間的關係似乎在惡化。近年來群體性事件數目的上升,以及每年警察死亡人數的增加,都體現這個趨勢。

     但是,中國警察真的失去市民擁護了嗎?市民信任警察的原因又是什麼?特拉華大學的Ivan Sun、廈門大學的Rong Hu和韋恩州立大學的Yuning Wu在大陸8個城市上海、天津、廣州、西安、長春、濟南、蘭州和廈門派發問卷進行調查。共有7102位市民接受調查,主要調查市民是否信任警察,並從社會資本和政治參與角度探尋市民對警察的信任與什麼有關。

     教育程度影響信任度

     社會資本描述的是在一個社會共同體裡人與人之間聯繫和相互信任的程度。

     政治參與則從3個角度衡量,入黨的受訪者,頻繁參加政治活動的居民以及喜歡上網討論政治的網民,則被視為政治參與度高。

     在確定這兩個自變量之後,研究者將對警察的信任度設定為因變量,並設置「一點也不信任」、「不是很信任」、「比較信任」和「非常信任」4個選項。調查結果發現,75%的受訪者選擇「比較信任」和「非常信任」的選項。也就是說,3/4的受訪群眾還是支持警察隊伍的。

     在這裡面,信任警察的女性是信任男性的1.34倍。不過,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接受的教育每高一個等級,對警察的信任人數就平均下降4%。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市民,對警察越不信任。

     另外,對警察信任的地域差異也很明顯。在8個城市裡,上海居民表現了對警察最高的信任度。蘭州則是對警察的信任比例最低的一個城市。研究者分析,這可能和經濟發展水準有關。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上海、天津、廣州以及廈門),對警察隊伍的監管和訓練越先進,有可能影響居民的觀感。

     熱衷政治者不滿政府

     接著,研究者把社會資本和政治參與兩個自變量和對警察的信任度做多變量回歸分析。結果發現,社會資本的高低和對警察的信任度體現相關。如果市民的主觀紐帶程度越高,也就是對鄰居信任度高,對居委會的信任度高,那麼他們就越願意相信警察。但是,參加社區活動的頻繁程度沒有對警察的信任度產生影響。

     相似的,政治參與的高低也體現不出和信任警察之間有關聯。黨員參與的政治活動和網路政治討論可能內容很渙散,對警察形象影響不大。而市民進行的實際政治參與又與他們對政府的不滿有關。因此,熱衷於參加政治活動的居民不會對警察有好印象。

     看來,那些損害警察形象的網路事件和新聞,在總體上並沒有撼動市民對警察的信任。研究者總結,只要市民在他們所在的區域有足夠的安全感,覺得對自己財產安全、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感到滿意,那麼他們就更傾向於信任警察。

     (摘自政見網2012-8-16,作者邵立)

更多新聞請看《旺報》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