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經濟快速發展,有能力建高樓大廈。但是我們要明白摩天大樓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是有沒有必要建的問題。一個城市的自信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于地平線附近,就在那片接地氣的地方。

 

 

城市的深度和建築的高度與密度

 

文/劉二囍(台灣東海大學)

 

 

在台灣以後,我更加認同一點,判斷一個城市的深度不是靠新建築的高度和密度而是靠老建築的保護度。

建築規範上,大陸將100m以上的高樓定義為超高層建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摩天大樓。美國作為摩天大樓的鼻祖國家,它超高層的標準是500英尺,即150m左右。如今100m以上的高層建築漫天遍野,尤其在大陸的一線城市,如果一個城市沒有150m以上的建築物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在這裡我將摩天大樓的標準提高些,以美國的150m為標準,對比下各個地區的摩天大樓數目。

倘若一個城市的實力可以依據150m以上摩天大樓的數目判斷的話,那台中算得上臺灣第一大城市了。 在台中市150m以上的超高層有9棟,而臺北市區,150m以上的建築物僅有臺北101、新光人壽保險大樓、遠企中心雙子樓、統一國際中心、市府轉運站6棟。不過臺北在200m以上的建築物數目上完勝,台中數目為零,臺北除了在建臺北雙子星大樓、信義A3、遠雄人壽金融總部大樓的四棟200m以上的超高層以外,已建成的有臺北101和新光人壽保險大樓2棟。

倘若一個城市的實力可以依據150m以上摩天大樓的數目判斷的話,對比下大陸,臺北一定會自慚形穢無地自容了。在廣州城區,超過150m的摩天大樓73棟,僅廣州的中央商務區珠江新城, 150米以上的高樓有50棟左右。在廣州200m以上的摩天大樓數目為27棟,而在東方之都的上海僅200m以上摩天大樓就有32棟。以這個標準,臺北不過算是大內的三線城市。

 

 

這些只能是倘若,是假命題,判斷一個城市的深度絕對不能用這個城市的建築高度以及這個城市摩天大樓的數目來作為尺度的,因為臺北的實力必然優於台中,臺北的實力也必然不輸於內地的一線城市。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已高度發達的歐洲,200m以上的摩天大樓稀有罕見,寥寥無幾。在全世界前100名的摩天大樓列表中,俄羅斯1棟,加拿大1棟,英國1棟,日本1棟,台灣2棟,德國與法國均未入圍,而中國有24棟,美國有23棟。一看這數目,還差點把自己意淫成與美帝齊平的國家,實際上呢,美國是打架靠武器狂轟濫炸的爺,我們只是打架靠嘴抗議譴責的主。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中國從來不缺乏擁有高樓大廈的城市,且不管在建築品質上達到怎樣的一種高度,在數量上以及高度上必定是恐後的。很多城市癡情於在建築高度上做文章,甚至呈現出一種盲目攀比,癡於趕超局面,全國第一高度建築的名號通常都是短暫的,這是一個惡性的城市建設風向。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經濟快速發展,有能力建高樓大廈。但是我們要明白摩天大樓不是有沒有錢的問題,是有沒有必要建的問題。一個城市的自信不是來自天上而是來自于地平線附近,就在那片接地氣的地方。

通常我們會鄙夷一個人具有暴發戶土財主的虛榮浮誇的氣質,然而大陸的城市在城市建設方面正將這些流露的淋漓盡致。對比下倫敦奧運會與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國家散髮出風格迥異的氣質。倘若倫敦開幕式就像真正的大戶人家來了客人,帶著宅子裏隨便溜達,客人隨手指個物件問一句,主人不經意地隨口一答:“哦,那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聽說是宋朝官窯的,我也不懂……總之,家裏沒什麼好東西,日子早已不比當年了,就剩下這些亂七八糟的了,不肖子孫,愧對祖宗啊,讓您見笑了……”那北京開幕式像是一個暴發戶在接待客人,好面子,爲了彰顯富貴特意把家裡重新裝潢,連古董傢具都給重新刷了層漆,搞成隆重的盛典,好吃好喝好玩的供著,到處顯擺,讓客人覺得自己現在已經牛逼起來了,生怕人家看不起自己。 我覺得在這兩次開幕式上不所散髮的不同氣質可以套用在兩個國家建設摩天大樓的表現上。

其實,我們有足夠的家當,只是沒能把它用對地方。其實,我們的祖先已經足夠牛逼了,我們不需要心虛,只要不毀掉他們留下的東西即可。

 

寫於2012-09-14

 

作者微博: http://weibo.com/liuerxi

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967602787

 

 

(採編自投稿郵箱;責編:周拙恒)

 

 

您可能也喜欢:


<天璇>城市,城市


<对岸观察>太平洋没有风


<对岸观察>你们

<第三十一期·天璇>视觉城市:布达佩斯


<北辰·攻石以玉>电影里的台湾之四:《悲情城市》——光复二二八

无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