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d

編按:本文為獨立媒體(香港)於12月8日舉行的國際人權日嘉年華上派發的單張。

本港先有持牌數碼電台(DBC)營運不久後倒閉,政府又遲遲不批出新免費電視牌照,既得利益者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更以各手段反對政府發牌。本小冊子希望解答大眾一些關於廣播牌照的疑問。

(一)現時本港有多少電視節目頻道?
本地現時有兩個免費電視持牌機構: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它們各提供7條模擬及數碼頻道。另有3個收費電視持牌機構合共提供375條頻道:有線電視(199條)、電訊盈科(即NOW,208條)和無綫收費電視(48條)。客觀現實是經濟能力愈高者,電視服務選擇愈多。

(二)何謂免費電視?
所指的是覆蓋超過5000個住宅單位,在香港免費接收,以香港為主要目標市場的廣播服務。由於影響力廣,政府有嚴格規管。它要遵守大量條件:必須設立中文及英文台、廣告時間受嚴格限制;播放一定數量的兒童節目(包括自家製及政府製作的教育電視)、詳盡新聞報道、時事、記實、輔導性、藝術及文化節目等。

(三)法例有沒有限制免費電視牌照數目?
沒有。

(四)哪些法例監管電視牌照?
主要是《廣播條例》(562章)和《廣播(雜項條文)條例》(391章),以及相關附屬法例。持牌人還須遵守牌照條款及條件,以及通訊局發出的各項業務守則,如節目、廣告及技術標準守則。

(五)哪個政府機構負責監管和審批牌照?
機構可向通訊局提交申請。通訊局完成審批後會向特首和行政會議提出建議。故此牌照最後審批權落在特首和行政會議手上。

(六)通訊局根據什麼準則審批牌照?需時多久?
通訊局的網站詳列廣播服務的申請指南:(1)財政穩健程度和投資額;(2)管理及技術的專門知識;(3)節目的種類、數量和質素;(4)技術可行性及服務質素;(5)展開服務的速度;(6)施工時對市民造成最少不便和(7)為本地廣播業、觀眾/消費者及整體經濟帶來的利益。機構並要控制質素及遵守規定。網站列明若所需文件齊備,大約需要四個月處理。

(七)特首和行政會議根據什麼準則審批牌照?需時多久?
不知道。法例只列明通訊局要就申請向特首和行政會議「作出建議」,沒有訂定特首和行政會議的審批準則,亦沒有列出所需要時間。事實上,通訊局在2011年7月已經建議特首和行政會議發牌予城市電訊,可惜十多個月過去仍未有定案。

(八)誰可以申請牌照?
法例明確限制免費電視持牌機構中,過半董事及主要人員(負責挑選、製作或安排電視節目播放時間的主要人員)必須是香港居民,除非事先申請豁免。理論上,香港居民便可以填妥通訊局的表格申請廣播牌照。不過正如題(六)列出高要求的審批準則,往往只有大財團或富豪有此條件。

(九)兩間免費電視台說香港難以容納多個電視台,否則會有人倒閉?真的嗎?香港能容納多少電視台?
正如題(三)所言,政府並無規定免費牌照的上限。事實上,怎能因為保障既有經營者而剝奪新經營者的進場機會?政府沒有義務保障經營不善的電視台「唔執笠」,正如政府早前只是旁觀數碼廣播有限公司(DBC)停止運作。觀眾作為消費者理應有更多選。

(十)香港引入「公共社區廣播」有何好處?
這通常指非牟利的電視廣播服務,致力保障族群廣播服務,促進多元文化和社會共融,真正體現公共傳媒的價值和意義。它們可以是不同社區、少數族裔、弱勢群體,甚至是講方言的小型電視台。例如2006年成立的「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設有原住民族、客家和推廣人文資訊的不同電視台。香港既稱為國際大都會,怎麼沒有印尼、菲律賓、巴基斯坦甚至是潮洲話的電視頻道呢?

相片提供:Mary Chan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