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

利明璋 2013年03月06日

Kim Kyung-Hoon/Reuters

一名男子在查看北京一处新楼盘的模型。

本周一,上海证劵交易所的地产指数下跌了9.25%,这是中国股市两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原因是上周五晚些时候,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一系列旨在冷却住房市场的新政策。

过去几天里公布的经济数据使中国经济的复苏力度受到了质疑。因此此举也许说明北京对经济健康信心十足,拥有进一步遏制房地产业的回旋空间。或者,此举说明政府如此担忧房地产市场反弹的各种社会影响,担忧房地产影响从投资导向转向消费导向的经济再平衡,以至于它愿意承担这个风险。

按图放大
Christian Hartmann/Reuters

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

新规则包括,对个人出售房产所得按20%征税,提高首付比例和抵押贷款利率,还要求各市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这项宣布招致了质疑和批评。

这是中国在过去10年里出台的9轮房地产调控的最新一轮,尽管有这些调控,但房价仍出现显著上涨,一些人在网上质疑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征税的合法性,并呼吁政府在此类税收所得的使用上提高透明度和加强问责机制。

投资者显然受到了惊吓,不过,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 CIB)首席经济学家姚炜写道:

“新政策的实际影响可能非常大,也可能非常小,取决于执行情况。不过措辞意外严厉……三个月后,影响可能根本就不大。不过,它已经引发了很高的负面预期。”

上周五的宣布促使现有住房的成交量大幅上升。一些分析师以及与我交谈的大部分人士预计,新税可能带来推高二手房价格的扭曲效果:买家将不得不为大部分税额买单,同时推动更大部分的售房交易以秘密合同的方式进行,以求不让政府得知真实的价格以及售房所得。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被严重扭曲了,一轮又一轮的降温政策可能只会形成更多层次的扭曲。不过,建立一个更加理性的住房市场所需的改革实在难以推行,相比之下,短期内通过行政命令试图管理的难度更小。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本周的“60分钟”(60 Minutes)节目恰好有两段讲到中国房地产业。第一段是对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身家过亿的开发商张欣的采访。第二段题为“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审视了许多看跌中国的人士在过去几年里强调的“鬼城”现象,节目走访了我们早有耳闻的空无一人的购物中心和开发项目。

新兴经济顾问公司(Emerging Advisors Group)的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则拿出了一篇关于这些鬼城的见解独特的报告。在题为《为鬼城欢呼》(Hurray for Ghost Cities)的报告中,安德森称,这些被浪费的投资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他还补充道,钱被砸在房地产开发上,也许好过扩建本已过剩的制造业产能。

汤姆·米勒(Tom Miller)在他精彩的新著《中国十亿城民》(China’s Urban Billion)中,也基本上对“鬼城问题”不屑一顾。在其中一章里,米勒写道:

“事情的真相是,中国并没有在建太多住房,一些空城区不能成为存在巨大房地产泡沫的证据。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可能效率不高,但对新建住房不断增长的、可持续的巨大需求在支撑着这一领域的投资。”

“目前,中国的现代住房(即那些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的住宅)存量大约为1.5亿套。但现在有2亿农民工住在宿舍或棚户区。如果大家同意城市里的穷人也应住进体面公寓的话,那么结论就是,中国的城市其实存在显著的住房短缺——大约缺少7000万套。中国不是在建太多新住房;而是建的太少了。”

我无意否认危险的失衡正在中国某些房地产市场蓄积。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并不是铁板一块,用要么繁荣要么崩溃的二元化观点看待所谓“中国市场”很可能犯错。

上周,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分析了中国分化的房产市场,该报写道:

“在中国,这种差别的极端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位。不仅一线城市的房价走势与较小城市不同,二者之间的住房开发量也有明显的差异。”

“人口超过1000万的主要大都市北京、上海、深圳的中低收入居民长期缺乏住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人口不到300万的数十个较小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供应过剩。”

“这就是为什么简单地把中国房地产市场称作‘泡沫’有失偏颇。“泡沫”是不是指只有富人才买得起住房的一线城市房价飙升?抑或是指较小城市一排排空置的住宅楼?”

一个很关键而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是:在某些地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情况下,整体经济能否不受拖累?

不论该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们或许应当给予中国领导人一定认可:他们承认存在潜在泡沫,并采取步骤遏制这些泡沫。如果美国政策制定者在2005年、2006年或者2007年认识到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风险,并努力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那情况又将出现何种不同呢?

利明璋(Bill Bishop)每日自北京更新其博客Sinocism(在中国大陆地区可能不能正常访问)。他的新浪微博是@billbishop,Twitter帐号是@niubi

翻译:张薇、谷菁璐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