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人

魏武挥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03月15日

百度的创始人李彦宏是中国两会中来自互联网商业的代表。作为政协委员,它在这次两会上他提交了两份提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建议对Wi-Fi的接入流程进行改革。

在这份题为《关于取消公共场所无线上网(Wi-Fi)需注册个人敏感信息的建议》的提案中,李彦宏这样写道:“建议取消部分地区公共场所无线上网需注册身份证、手机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的行政要求。”这份提案因为涉及面广,而受到了广泛关注。

“这提高了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门槛,”李彦宏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进一步提议使用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的用户注册系统作为Wi-Fi的登录系统所使用,比如利用微博帐号登陆等,因为这些应用已经对其用户真实身份做过相当好的认定,完全可以替代身份证、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若他的提案可以获得实施,百度等公司也像它们的美国同业那样来做Wi-Fi热点布点,那么不仅是这些企业也要承担起信息监管的义务,在国内带宽整体有限的现状下,必然会导致互联网公司和运营商们的竞争。

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日内,Wi-Fi依然会是中国移动网民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现在的Wi-Fi接入具体方式也的确是麻烦了点,因此这一提案确实有必需性。针对他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在此后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肯定了李彦宏提案的出发点,但也同时表示“方便用户的同时也确实应该考虑到保护隐私的需要”。然而,中国运营商的这些Wi-Fi热点通过网络企业的账号体系接入实际上已经能满足对信息监管的需要。

中国早期的Wi-Fi环境其实是由商家自行建立起来的,比如一个咖啡馆里有一个Wi-Fi热点,具体做法往往是这个咖啡馆接入了有线网络,再通过无线路由器来提供Wi-Fi服务,例如星巴克就这样做过。但后来由于运营商可直接提供Wi-Fi热点,以前由商家进行布点的方式至少在一线城市已经基本销声匿迹。

但使用运营商直接提供的服务,用户在接入Wi-Fi时至少需要提供一个手机号码,然后运营商将接入密码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作为用户接入Wi-Fi的凭证。这个方式依然是免费的,但由于用户需要提供一个手机号码,使得追踪Wi-Fi的使用者就相对容易很多:因为中国很大一部分手机号码是通过实名购买的。

这么做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信息监管需要。为了防范少数犯罪分子利用公共场所无线网络实施违法行为,部分地区要求包括机场等非经营性上网服务场所记录并留存用户注册、登陆、访问等信息。因此用户在这些地区使用Wi-Fi需要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信息。

李彦宏说,中国大型网络企业其实已经做了不少用户认证的工作,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以新浪微博为例,现在新微博账号的注册流程就包括需要提供手机账号、系统向该手机账号发送一个验证码,用户输入后才能完成整个注册过程。在这个流程中,用户的手机号码已经被获取。在前期微博要求实名注册的一轮运动中,具体的操作手法就是这样:通过手机验证来完成所谓“实名认证”。而定位一个微博账号其实和定位一个手机账号,差别已经不大。

在李彦宏这份提案发布后,已经有人用所谓“利益导向”来指责他。有一位自称是中移动员工的人士随之发表了一篇公开文章,他用“请勿慷别人的慨”来驳斥李彦宏的说法。在这篇发表于科技博客的文章中,作者指出:运营商增加手机短信校验环节,是为了控制接入人数和流量。一旦放开,运营商成本加大;而类似百度这样的服务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以下简称ICP)倒捡了便宜。而且在接入人数过多而总带宽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人们上网的速度将会迅速变慢。

关于自行在公共场合向公众提供Wi-Fi服务事宜,我询问了某运营商上海地区一位高级管理人员。他的回答是没有什么限制,这不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这类运营商的垄断生意。李彦宏这份提案事实上对百度并不构成直接有利之处,因为百度事实上没有一个李彦宏所谓的已完成用户认证的高覆盖的注册体系。这个提案如果被接受,倒是为新浪、腾讯这样的公司做了一回嫁衣:接入方式简化后,将会有更多的人使用网络。当然,总体而言,对中国互联网企业,也包括百度,是有利的。

但若此次提案后,百度也开始介入Wi-Fi布点,恐怕不仅会像其美国同行那样,遭致运营商的反对,同时还要承担“中国式”的信息监管义务。目前尚无明确的信息表明百度有计划介入Wi-Fi布点。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计划打造一个覆盖全美的超级Wi-Fi网络,这个计划让美国普通民众可以不必每月向运营商付费,即可享受免费通话和上网服务。这份规模达1780亿美元的计划得到了微软、谷歌这类网络服务商的积极支持,却遭到了运营商的集体反对。

这背后的原因,市场研究公司Medley Global Advisors分析师杰弗里-席尔瓦(Jeffrey Silva)解释说,为了休闲而上网的人可能会取消运营商的服务,因为这个超级Wi-Fi网络提供了一种不需要花钱的可能。但接入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服务。这也是为何美国谷歌、微软都不仅在口头上,在具体行动上都积极投入到了Wi-Fi的建设中。据公开报道,早在2006年,谷歌就为总部所在地山景城提供全城免费的Wi-Fi;而微软在去年10月在旧金山和纽约配置了数百个Wi-Fi热点。

与美国不同的是,Wi-Fi在中国是由运营商(特别是中国移动)一统天下。导致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两国移动技术的发展阶段不同。美国最大风险基金KPCB(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的研究表明:中国的3G渗透率到去年年中不过6%;而同期美国已达64%。中国的运营商迫切需要Wi-Fi来过渡,而美国的主要投入已经都在了3G之上。

中国的运营商依然有商业动力去扩大Wi-Fi布点,尤其是中国移动。近年来中国移动在Wi-Fi上投入较大,截至2012年年底,该公司已经拥有378万个热点;而同期中国电信只有90万个,联通则只有30万个。Wi-Fi是中国移动在2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向4G(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过渡中为用户提供的上网解决方案,希望在未来依然可以形成对联通、电信的绝对优势。

相对于中国另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2G用户最多。今年2月下旬发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1月13日,中国移动用户总量为7.14676亿户,其中3G用户渗透率仅为13.29%。而同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G渗透率则分别为约30%和43%。因此其2G服务比如短信、电话等受到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冲击也更大,比如,用户可以用微信等3G服务来替代短信。

但中国移动的相应服务却又偏偏存在缺陷。作为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它承接网络使用的新一代通信标准是所谓中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中国电信则是引进了美国的CDMA2000、中联通用的也是欧洲的标准WCDMA。但TD-SCDMA这个网络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相对另外两种技术标准而言,码资源相对受限,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所能承载的业务要比其他两家少,只有16个码的TD不能满足所有业务需求。

倘若百度介入Wi-Fi布点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通过追踪,发现是从你提供服务的网络中出现了一些敏感信息,有关部门就会找到你要求配合调查,你就需要提供注册、登陆以及上网记录等相应的信息。换句话说,即便今天百度愿意来提供免费Wi-Fi热点,一样会碰到这个问题:如何定位用户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这个人?这个“获取用户的手机乃至身份证”的行政要求无论由谁来执行,不管是运营商还是服务商结果都一样,都增加了用户接入无线网络的繁琐程度。

魏武挥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讲师。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