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一行禪師再臨香港,消息一出,不到二十四小時,門票便已發完。遂想起四年前他和梅村一眾師父訪港,同樣震撼。老朋友劉細良就是在那時皈依禪師座下,自此多了一層法友的關係。

法友細良最近在《主場新聞》寫了一篇讓我很有共鳴的文章,藉着日本禪僧小池龍之介的《不思考的練習》,談到「臉書」的用法。似乎替我點出一道明路,可堪未來重返社會(臉書的社會)的指引。

臉書的這個「臉」字真有意思。許多哲學家都曾把臉當成人類存在狀態的基本隱喻,因為它是他人目光的焦點所在,也是他人對我第一印象的主要依據。我們想起一個人,往往會先想起他的臉。偏偏臉這個東西又是我們自己最難認清、最難把握的身體部器。不照鏡子,我就不知道自己的模樣,也就不曉得我在其他人眼中的形像。就算一時照鏡,我還是無法瞭解自己每時每刻的表情。人又何嘗不是如此?自知難得,唯有透過他人目光的折射,才曉得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想瞭解自我,於是想要知道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我們都想肯定自我,於是渴望他人的認同。臉書豈不正是另一種層次的人臉?在上頭表達意見宣洩情緒,就像自己的臉面,是使別人知曉自己的途徑。別人留下的反應,就是在告訴我,我是誰了。所以我們希望自己貼出來的東西有人「like」,甚至到了不惜去淘寶網買「like」的地步;即便明知虛幻,也有化妝整容的效果,起碼自我感覺良好。要是「like」的數目不多,更或常遭批評,乃至於人人都要和我「unfriend」,那我就算長得樣衰白做人了。

臉書比臉方便,彷彿一瞬間就能在他人的眼中確認自己。於是喜怒哀樂也都來得更快更及時,上一刻被人「like」爆,我自信滿滿;這一刻受人辱罵,我馬上憤怒,因為這個善忘又脆弱的自我遭到了打擊。我太想知道自己是否受人認同,所以我時刻檢查臉書上的反應。天天這麼下來,自我就被餵成一隻臉部比身軀還要巨大的怪獸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