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美中关系历史上一次相对乐观的接触而言,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之乡被证明是一个合适的场合。在习近平主席刚刚开始10年掌舵,而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刚刚过了主政的中点之际,时机也不错。

两位领导人在上周末举行了近8小时的会谈,包括两人单独在安纳伯格庄园漫步50分钟。这种个人之间的相处本身就证明此次峰会是值得举行的——对习近平的前任、从不偏离谈话要点的胡锦涛来说,这样的非正式安排是不可能的。

一些迹象表明,未来会遇到各种困难——网络战、大国“势力范围”、经济失衡,还有朝鲜。但双方有深化和增加对话的意愿。到习近平结束任期时,中国几乎肯定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到那时,中国还将收窄曾经相当大的中美军事差距。有很多理由说明,两国确立对话机制至关重要。如果峰会本身就是一个信息,那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两人还在一些实质性的领域取得了适度进展。最重要的是同意举行常态化的两军商谈,迄今两军接触引人注目地缺席由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开启的年度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往,美中军事关系屡次由于北京方面对美国对台军售感到震怒而脱离正轨。对于奥巴马政府的所谓转向亚洲、以及其对声索南海有争议群岛主权的其它国家(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的支持,也存在深层次的紧张。北京有许多人,包括习近平本人在内,都曾谈到中美对抗“不可避免”。类似的预感在华盛顿也十分常见。这正是为什么两军之间需要进行常态化的对话。

习近平对“大国”关系的强调突显出紧迫性。它传递出中国方面对于美国在亚太区增强海军实力的疑惧。五角大楼和中国军方对于彼此世界观的了解,应当像冷战时期的美苏那样密切。

围绕网络战的紧张不断升温,构成了增加直接对话的又一个紧迫理由。奥巴马向习近平提供了具体资料,包括日期和地点,说明中国黑客从美国企业窃取知识产权。他还表明,美方对于中国政府据称支持网络盗窃的关切,如今是两国关系中的中心议题,而不再是一件附属的事。不过,奥巴马发出的信息被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数据搜集和分析行动所引发的尴尬局面冲淡,这些行动的规模细节在上周峰会前夕曝光。为保卫国土而从事间谍活动,与使用网络武器伤害你的竞争对手——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NSA爆料的深度之大,迫使奥巴马收窄其对习近平的抱怨,这有违其初衷。他将自己的抱怨主要局限于他所称的“通过网络进行的经济盗窃”。世人有足够理由担心美中之间开打网络战的可能性。这也应当成为两军对话的核心内容。

美国有很多人曾希望,两位领导人能够达成一套新的原则性准则,呼应1972年的《上海公报》(Shanghai communiqué),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和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藉此恢复美中关系,改变了冷战进程。但那种希望从一开始就过于雄心勃勃了。多年来,美中对话一直是断断续续的,有时甚至是类似于自闭症的。

如果奥巴马和习近平能够扭转这种局面,那将确实是进展。

译者/和风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