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公佈早前訪問了1001名市民,了解他們對香港房屋土地供應及發展的看法。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認為香港房屋土地「不足夠」,在政府建議增加房屋供應的各種方法中,逾九成受訪者支持加快舊區重建,八成受訪者支持發展新界東北,四成市民表示贊成填海。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上午更重提民調結果,表示市民與政府所想一致,會盡快開發土地。

先不論中大亞太研究所待相榷的背景,其內部亦曾宣傳相關既定立場。其過往更牽涉不少民調爭議,每次皆有學者指出其民調在學理上和方法學上的問題。

反而首先一論今次民調的本身問題。民調中第一題即向受訪者提問「香港房屋土地是否足夠」。而明顯地,提問時受訪者的認知是決定結果的關鍵,如果受訪者沒有認知到香港2100公頃閒置住屋用地,以及大量未被善用的前公屋用地及地皮被政府拍賣,又如何談「認為」香港可建房屋的土地足夠與否?如果絕大部份受訪者在這些學術層面毫無了解,民調又不去問及受訪者對香港土地概況的實際認知,這只是變相在問教育「地少人多」、政府聲稱「土地荒」的宣傳效果而已。

再加上,若然受訪者本身對香港可發展土地實況有不同認知,結果更不具意義。如兩位受訪者同樣認為1000公頃土地足夠,一位以為香港多於1000公頃可發展土地,選了夠地;另一位以為香港只有數百公頃土地,選了不夠。發現事實後,原來兩位最後可以是同一民意共識的。那麼民意認為夠地與否,原來不是建基於土地事實之上,所得結果只是「口同鼻拗」,並無任何實際意義。

此外,民調一問及香港房屋土地足夠與否,就立即轉向提問對各種增加土地方法的意見,合理化增加土地供應成為必然方法。試想想,受訪者即使認同香港夠地,卻同時要選擇「贊成」或「不贊成」填海等選項,跳過了「應否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的提問。好了,即使必定要增加土地供應,民間一直亦提出了多個選擇,包括善用短租土地、棕土及私人體育會用地等。然而,問卷中卻故意隱藏此等土地發展選項,將餘下各個選項處於對立面,人為製造「別無他選」的認知。彷彿不填海、不重建舊區,就要提高市區密度;全部都不想,就遑論增加土地供應。

簡單一個比喻,如果增加房屋土地的選項中,是
1.放棄跟極低價租用政府土地的私人體育會續約,釋出數百公頃土地起公屋
2.放棄售賣前公屋地起豪宅,用土地起回公屋
3.收回幾蚊呎租租出的2100公頃露天停車場等短租土地起公屋
4.收回新界東北原有農民所住的鄉郊,發展起公屋
5.填海起公屋
你猜選擇又會如何?

事實上,負責調查的伍世良教授今早卻回應,沒有空間放上所有選項,所以將以有選項歸成大類。那麼重點來了,如果要說善用棕土、前公屋地、短租土地等歸類成所謂「部分原先非住宅用地改變成為房屋土地」。那麼假設有一位想保育生態、原有居民生活或者綠化地帶的受訪者,同時不滿政府賤價出租私人體育會契約,那該如何選擇?

如果受訪者即時想到要將農地(非住宅用地)改用途起樓,固然會選不贊成;但若即時想到可將私人體育會(非住宅用地)收回改用途起樓,就會選贊成。那麼問題不是將兩者的贊成比率相互抵消嗎?如此明顯具有雙重涵義的問題,出現在研究所的問卷當中實在是低級做法。

此外,問卷無視應有正反俱陳的做法,問卷中提問偏向增加土地供應多於善用現有土地供應,不但限制受訪者的選擇,令希望發展棕土等解決房屋土地供應的講法未能充足表達,更將問卷主線──房屋土地供應,與被強調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連結關係,為增加房屋土地供應製造戰耙。

更甚,問卷中更為受訪者製造不可能的選擇,如可以於贊成新界東北發展後要求優先考慮保留當地生態自然資源。須知道,開發新界東北正正就是以起樓取締農地,破壞生態。民調巧妙將保護生態由不支持新界東北的原因,可以轉換成
支持新界東北的「意見」,令更多人支持不破壞生態、居民生活的「新界東北發展」。梁振英再加重藥幫民調造勢,無視事實的做法 令人感嘆。

除此以外,本次民調,研究所竟然不如往日同時公佈問卷題目,做法可疑。須知道,問題當中有否引導性、條件性,如何從問題答案得出表格中的結果,是民調可信度的關鍵。以往亞太研究所就被公開問卷後發現,調查結論偏頗,與數據不符。因此研究所須公開樣本問卷乃基本做法,公眾必須嚴加要求,守護學術公正。

然後,民間又發現從調查中無意泄漏了另一個版本的關鍵結果──市民不該是「支持新界東北」。因為八成人不接受為了增加土地而影響自然生態、七成人不接受為了增加土地而減少綠化地帶、六成人不接受為了增加土地,而破壞居民的原有生活方式,顯示出大多數人不希望盲目發展,犧牲保育。而如此雙重結果,無疑令人納悶。

知情人士都知道,發展新界東北,不但破壞自然生態、減少綠化地帶及農田,更趕絕原有市民生活方式。那為何會出現支持新界東北的結果,只能算是受訪者一如政府所想,為支持新界東北定下了不少前提及錯誤認知,包括是以為新界東北方案不影響居民生活,或者是於不影響居民生活的理想化前設下支持新界東北發展等。

因此,政府斷章取義,說大部份市民支持現有新界東北發展方案實為不妥。然而正中梁振英下懷的是,政府及部份媒體的宣傳輿論攻勢相當成功,利用部份市民的無知,無視現實,人為製造了支持發展的民意。

而部份人士無視問卷做法公正與否,強稱反對輿論是「輸打贏要」,與小學生考試「出貓」後向更低分同學的指控稱「輸打贏要」毫無分別。先正視現實才是負責任做法。

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 示 【柏】

民調報告連結:http://www.cuhk.edu.hk/hkiaps/CSP/download/Press_Release_20130617.pdf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