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葛底斯堡演说(Gettysburg Address)耳熟能详,许多人甚至能背咏出这篇演说的全文。确实,葛底斯堡演说是林肯总统发表的最著名的演说、也是最短的演说之一,只用了两分钟的时间,全文一共只有10句话,不到300个字,但字字珠玑,令人动情。不过,要更好地理解林肯的这篇演说,不能不提到葛底斯堡战役(Battle of Gettysburg)。

葛底斯堡战役中的北军将士(照片:美联社)

葛底斯堡战役中的北军将士(照片:美联社)

今年是葛底斯堡战役爆发150周年,7月初许多美国民众齐聚葛底斯堡,纪念这场改变美国历史的战役。1993年葛底斯堡战役爆发130周年之际,好莱坞曾发行过一部描写葛底斯堡战役的巨片,片名就叫《葛底斯堡》,由于片长4个半小时,结果票房很差,不过在电视转播中,却大受欢迎,一度打破同类节目收视纪录,也大获影评人好评。这部影片最令我动容的并非场面制作宏大,而是交战双方都为自己的理念而战,特别是对战败方南军(邦联军)将士的描写,浓彩重墨,十分感人。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描写南军在向北军(联邦军)发起决定性攻势,即“皮克特冲锋” (Pickett’s Charge)时,路易斯•亚米斯德(Lewis Addison Armistead)高举指挥刀,带领着由纯朴的弗吉尼亚农夫组成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冒着对方猛烈的炮火,一字排开、步行前进、毫不退缩。亚米斯德一路高呼“弗吉尼亚人”、“弗吉尼亚人”,向着自己的好友,但也是战场上的交战对手温菲尔德•汉考克(Winfield Scott Hancock)指挥的波多马克军团冲去。亚米斯德在此次冲锋中身负重伤,被北军救起时不忘打听老友汉考克的消息,当听说汉考克也受伤时,大叫“不,不”并托北军士兵给汉考克捎口信致意。亚米斯德送医后不治身亡。

葛底斯堡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1863年南北两军在此爆发了一场美国本土规模最大的战役,南军在常胜将军罗伯特•李(Robert E. Lee)的指挥下,从6月初向北军发动攻击,连战连捷,一直打到葛底斯堡附近。南军原本并没有要在葛底斯堡展开大战的计划,但却在葛底斯堡意外遭遇北军重兵,结果双方不断向当地调集兵力,形成两军主力对峙的局面:南军集结了7万多人,北军兵力达到9万多。

葛底斯堡战役爆发前,南北双方在总的战局上胜负态势并不明朗,但从战役上来说,南军胜多败少,同时罗伯特•李将军的威名很高,因此李将军对击败北军信心满满。南北两军在葛底斯堡摆开架势后,李将军自认可以一举击败北军,低估了北军的实力。

葛底斯堡战役从7月1日开始,连续三天展开厮杀,南军攻,北军守,其间战局多次起伏,最后南军被北军打败,不得不撤出战场。此战双方至少有4.6万人死伤、被俘及失踪,其中近8千人战死,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战役结束后,北军乘胜追击,将南军赶过波多马克河(Potomac River),此后南军便开始走下坡路,葛底斯堡战役也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战争结束后,大批阵亡将士的尸体遗留在战场上,由于人数太多,因此当时的埋葬比较简单,只是将死者埋入浅坑内,封上土,再插上一块木牌,用铅笔写上死者的名字以便家人辨认。由于掩埋得比较草率,因此几经风吹雨打,很快木牌上的字就模糊不清。当地居民纷纷要求将北军战死将士的尸体重新埋葬。在宾夕法尼亚州州长的支持下,政府买下一大块地作为埋葬北军将士的墓地之用,这块墓地位于当时北军坚守阵地的中心,便成为葛底斯堡公墓,如今是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由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管理,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历史性地标之一。

葛底斯堡战役结束四个月后,3500名北军阵亡将士的遗体被重新埋葬到新的公墓中。1870年代,在南方退伍军人协会的努力下,3200具南军阵亡将士的遗骸迁回南方各州安葬,比较多的集中在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以及卡罗来纳州。其中著名的有弗吉尼亚州首府里士满好莱坞公墓(Hollywood Cemetery)。

葛底斯堡公墓建成后,林肯总统受邀前往参加落成仪式,并在1863年11月19日的揭幕仪式上致词,这就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在林肯发表演说之前,当时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哈佛大学前校长爱德华•埃弗里特(Edward Everett)发表了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声情并茂地描述了葛底斯堡战役的发生、经过与深远意义,并将其类比为古希腊的城邦保卫战。埃弗里特的演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其实,他的演说才是原来意义上的葛底斯堡演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埃弗里特的演说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林肯总统在致词时,心中想到的并非战争本身的意义,而更多的是对国家未来走向的考虑,他特别希望南北双方能够宽容和解,并为重建一个人人平等、自由的国家而重新团结一致。林肯在演讲中,对南北双方阵亡将士表达了一视同仁的哀悼之情,五次使用国家(Nation)一词,而没有用单指北方的联邦(Union)一词。

林肯致词后,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短短两分钟的时间里,听众鼓掌5次,致词结束后并得到长时间的鼓掌。不过据当时在场者的回忆,致词结束后是长时间的静默。有些不满林肯政治立场的媒体则对致词大加讽刺,称其粗陋蹩脚。林肯其后曾手书5份致词稿给自己的秘书及好友,因此现在流传的葛底斯堡演说有五个不同的版本,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文字上却有差异;加上当时在场记者的速记记录以及听众事后的回忆不同,有关葛底斯堡演说的文字,就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目前公认的标准版本,是布利斯本(Bliss copy),这个版本目前由白宫收藏,由古巴前驻美国大使奧斯卡•辛塔斯(Oscar Cintas)捐赠,他在1949年的时候,以5.4万美元在一场公开拍卖会上购得该版本,打破政府文件拍卖价纪录。

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最为人所乐道的是他在结束时所说的话:“让这个国家在上帝的福佑之下,获得新生的自由;让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存。”(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南军士兵 (照片:国会图书馆)

南军士兵 (照片:国会图书馆)

 

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照片:Henryhartley)

葛底斯堡国家公墓(照片:Henryhartley)

 

葛底斯堡演说手稿之海伊本(Haycopy,现存国会图书馆)

葛底斯堡演说手稿之海伊本(Haycopy,现存国会图书馆)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