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神婆

Fight or flight──心理學上的學名,指人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每當面對困難,人的神經和腺體便會引發壓力,使軀體做好準備反擊或逃跑──這反應在近期的又一波移民潮中可見一斑。

《華爾街日報》於2013年8月21日引述該項數字作出報導,指出香港回歸逾15年後,香港人移民數字再現攀升勢頭,並且引述移民顧問表示,近數月欲移民的香港人愈來愈多,是因為對香港經濟前景和香港政治環境擔憂。報導指出,澳加移民顧問公司代表指出,於2012年欲移民的香港客人數量增加一倍,是香港回歸後再現的大升幅。

面對無力的政府,失效的社會,極不理智的「愛港團體」,百事皆升只得人工不升。香港又暗暗地掀起一股移民潮,有年輕學者去年已警告香港有可能出現大型移民潮,當時大家認為是吹水,今日卻發現移民風潮已悄悄重臨香港。希望透過移民,重新找尋一個可以稱為「家」的地方。 無可否認,我也有同樣想法,本來就從時裝行業出身,但眼見港人只愛有名有姓的舶來品,移民會是我發展的最佳出路。

但細心一想,移民是否一切的解決方法?第一,新地方能否給予我們「家的感覺」?如果在自己的出生點也找不到,誰又能保證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找到?

第二,在外國的發展可能更差,歌詞也說:「移民外國,做二等公民」。在香港,我們或會歧視內地人,或者貧窮國家來的人;在外國,我們就會成為被歧視的一群。發展未必就如我們所想,甚至只能成為他們眼中的traveler。 第三,移民最終的效力,我想「回流」這些年來在我們口中出現的頻率已是很好的說明了,亦不必在此贅筆多說。

What about fight?自己細想,你有沒有投過票?立法會,區議會,有沒有過「政治與我無關」之類的想法?政治是所有人的事,由反國教燒到家長,由全民退保燒到長者。若香港有一日果真落得如斯田地,我們又可以怪誰?

政治避無可避滲透進大家的生活中,移民只是避免了香港的政治,避不了外國的政治,台灣政局不穩,美國兩黨之爭。如果這是移民的原因,那你大可節省點機票錢了。

離開的、留低的、回來的,各有前因,或許在將來某天,我真的選擇離開這片土地,但直到此刻,我還未放棄這個香港。

原文刊於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