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蘋果日報

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的「2013年報章公信力評估排名」調查結果,引起新聞工作者嘩然。《明報》多年來「公信第一」的招牌被除,由中間和諧的《經濟日報》接替,《蘋果》一如以往跌出了十大排名榜,今次更創新低排第十七位,僅高於文匯大公幾份傳統左派報紙。

很多新聞界的朋友,包括獨媒編輯與特記即時的反應是:「這調查是怎樣做的呢?」、「是不是市民以自己的政治立場評分,把相反立場打零分而造成的結果?」

調查的方法的確頗有問題,因為這電話調查只憑市民印象評分,而「印象」一般來說是建基於喜歡與不喜歡,不是所謂的「公信力」(credibility),因為缺乏印象,如大部份市民均沒有閱讀英文報章習慣,反而平均分拉起來最高。正如資深媒體工作者均指出《南華早報》過去兩年不斷辭退批評北京的高層,無可能公信第一;而在中文報章取代《明報》公信第一排名的《經濟》,亦被指為梁粉報,其公信力是子虛烏有。

新聞自由急跌下的「印象」

不過,這調查並不是第一天做的,即使一直以來方法均有問題,「印象」排名的改變,仍需要被解釋。

從香港的整體媒體生態來看,因為傳統媒體受到政商的壓力越來越大,自我審查嚴重,2011至2012年,香港在世界的新聞自由排名就由34位急跌至54位,2013年再跌至58位。公眾對傳統媒體的新聞缺乏信心,而不滿的情緒反映在調查中傳媒的得分均下降的結果。

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出現使媒體與讀者的關係出現巨變,絕大部份人是透過互聯網和社社媒體去看新聞,過去的大眾媒體 (mass media),轉變為分眾媒體,讀者憑著個人喜好出發去「搜尋」新聞或友人間分享去閱讀和評論新聞。讀者由被動變成主動,由消費者變成了分發者與生產者,具體說,讀者可以演身成為公民記者,自己採訪新聞,並在網上發表,又或可以在社交媒體加入自己對新聞的觀點與分析,成為一個小小的自媒體 (me-media)。

分眾與多元的新媒體空間

在這種新資訊消費模式下,過往量度大眾媒體對公眾影響力的「公信力」是否適用成疑,最少也要被重新定義。有些評論在解釋這個調查時說,因為一些報紙太有立場、不客觀和有爭議性,所以「公信力」大減,其實曲解了「公信力」一詞,因為媒體的公信力是透過採訪與公眾利益相關的議題,在調查過程中難免會挑戰政府與財團,必然帶來爭議。而在以評論為主的自媒體環境,建基於事實的分析由為重要,分析自然有立場。事實上,很多西方新聞媒體的「公信力」是建基在出色的調查新聞和有立場的分析。

當然,新的媒體生態也帶來很多新的挑戰,尤其是當商業媒體的收入主要依賴新聞點擊,所以一些媒體會以點擊新聞(hit rate journalism)作為新聞生產的動力,譬如說去年《蘋果》內部就著擊點新聞有些爭拗,因為在生產新聞時,網絡熱話變成新聞選材的關鍵,而與公眾利益相關的新聞反而放在較次要的版面。從商業模式的角度,點擊新聞當然在賺取廣告費上很成功,但其「公信力」卻每下愈況。

點擊新聞,邊閙邊睇

目前Facebook 讀者的消費習慣是「邊鬧邊睇」,公信力與新聞閱讀習慣漸漸脫軌。極端的例子是三個月前的拐子案,當主流媒體引述警察消息指事件不是跨境拐帶時,竟然被罵成是「官方喉舌」。

面對著社交媒體「主觀化」的新聞消費,出現了一些以即時分析新聞平台出現,《主場》和《852郵報》均定位自己為 breaking views。這次調查《主場新聞》進十大,其實也表示讀者對這種新聞分析的印象不錯,在意見紛紜和兩極化的網絡世界,的確需要有一些深入的分析,然而 breaking view 也要建立在 breaking news 的基礎,若媒體不投入生產調查報導,這些平台也無以為繼。

新科技與新聞公信力危機

傳統媒體與新聞的公信力危機與媒體的科技轉型相關。過去幾年,美國大學一些新聞傳播學院就投入很多資源,尋找商業性新聞媒體的出路,譬如說它們會有一些建立數據新聞 (data journalism) 資料庫和數像圖像化(data visualization)工具去配合新媒體的傳播,又引進解困新聞(solution journalism)的實踐,嘗試從探索社會問題出路的方法去做調查報導,香港則較少有相關的討論。

希望這個調查結果,能為香港的新聞機構帶來一點腦震盪。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