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契-北京,惺惺相惜?

索契冬奥运临近开幕,俄罗斯却因去年颁布的禁止宣传同性恋法案,触及了欧美国家在人权方面的底线,而一再受到“炮轰”,多国政要表示不会出席索契冬奥运,以示对俄罗斯反同新法的不满。而日前荷兰消息称,荷兰首相马克·鲁特将同国王及王后共同前往索契参加冬奥会开幕式,一时间招致荷兰朝野质问及抨击。

在西方多国对俄罗斯冷眼相视时,俄罗斯也收获了一名重要盟友。日前中国外交部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月6日至8日赴俄罗斯索契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此消息一出,又为世界政坛给俄罗斯端出的这锅冷饭,增加了新料。

人权奥运
奥运会作为人权舞台的功能其实在历史上早有存在,相关奥运的抵制也曾经在人权斗争中直接或间接取得过胜利。

南非曾因国内实行种族隔离政策,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起被禁止参赛,直到1992年,南非政府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后,才重获国际奥委会批准,参与了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这是人权的进步,也是奥运会立场的体现。

2000 年,阿富汗前塔利班政权由于歧视女性,禁止女性参加体育运动,而侵犯到人权。国际奥委会明令禁止阿富汗参加当届奥运会。这样的抵制虽然不能确保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至少2004年,当阿富汗重返雅典奥运赛场时,他们的代表团里出现了女性成员。那是阿富汗首次派女性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这也是奥运会在反对歧视,捍卫人权方面的一次胜利。

而当人权问题的主角不仅仅是人,还牵涉到国际政坛的繁杂关系时,相关奥运的抵制从手段到目的便都没那么简单了。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如期顺利举办,但奥运开幕前,中国作为主办方却面临了不小的压力。不仅有政治势力及人权团体公开呼吁抵制北京奥运的举办,还有暴力行动阻碍奥运圣火传递。这一系列戏剧化的事件,当时在国际政坛掀起不小风浪。

当然在中国问题上,欧美国家本来就存在分歧,亲华和反华势力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虽然,抵制北京奥运的声音及行动不断出现,但很多欧美大国政要,以及主流媒体都反对把奥运作为这场政治对抗的牺牲品。

今年,由于俄罗斯出台涉及同性恋人群权利的法案,牵连了将在索契举办的冬季奥运会,多国领导人借机表示不会出席索契冬奥会,以此表明对俄罗斯侵犯人权的反对立场。

荷兰寄望人权对话
而在多国拒绝为俄罗斯捧场的时候,荷兰内阁决定,荷兰首相鲁特同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及王后马克西玛均会出席索契冬奥会,这一消息让荷兰国内政坛炸开了锅,执政党和在野党纷纷发出反对声音,表示这样高规模的元首代表实在是抬举了俄罗斯。

鲁特日前在二院面对多党派代表的质疑言论时表示,他希望此次出访俄罗斯,找机会同普京同性恋群体的人权问题展开对话。如果对话无法展开,那么他至少将同俄罗斯当地相关机构进行交流接触。

鲁特还希望访俄代表团中可以包括来自如COC这种同性恋组织的代表,届时鲁特还期望可以同俄罗斯当地的少数弱势群体就人权问题展开对话。

中俄互捧
北京和索契,既然同命相怜,难免惺惺相惜。08年,在高加索局势出现紧张的情况下,时任总理的普京仍然出席了北京奥运会,受到中国领导人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当时俄罗斯对中国的力捧,是北京奥运会面对抵制时收获的一大支持。而今日,习近平决定出访俄罗斯,也是对普京当时的决定投桃报李。

日本《外交官》杂志副主编、前美国美中政策基金会助理研究员Shannon Tiezzi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在多国领导人缺席的情况下,中国此举是对俄罗斯极大的支持。她认为,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塑造应该是此行的考虑因素之一,此外,这也间接表明了中方不同意将奥运会当做政治议题讨论场合的立场。

的确,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在境外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这种“破天荒”的决议,展示了中方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拉林认为,中国坚持支持俄罗斯表明俄中关系不会受到世界政治形势的左右。这就是两国的关系:走自己的路,走独立之路,同时又相互支持。

政治秀终会落幕
因政治原因抵制奥运或其他国际盛事的行动常有发生,当然也一向会有强烈的反对声音。虽然奥运会并不只是相关运动,而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但如果被当成政治舞台来延续世界政坛的纠纷,那未免也是滥用了奥运精神。

当初一些势力因中国人权状况及西藏问题抵制北京奥运,反对的目标基本是因中国历史文化因素而造成的大环境,并非以抵制一届盛事为手段向中国政府施压便可以改变的。当时,美国发起“人权圣火”运动,加州国会众议员达纳·罗拉巴克提出抵制北京奥运的法案时,曾表示,“北京主办奥运将使积极的事情变糟,所以我今天提出一项法案,提议美国不应该参加北京奥运,除非北京发生巨大变革、中共倒台。”当然最终美国作为体育强国必然不会错过奥运会,西方多国的政要也一直反对 抵制奥运,可见这一借抵制奥运推翻一个政府的臆想,未免过于儿戏。

再观索契,抵制行动的导火索是俄罗斯反同新法,俄罗斯近期没少为此条法案承受舆论的压力,因此抵制行动的最好结果应该也就是这条触犯人权问题的法案被再次修改。

但这些国家抵制的原因是否仅限于此?由于在多个政治议题上分立的立场,俄罗斯一向是很多西方强国的心病。反正奥运本来也不是各国首脑有义务出席的场合,这种 时候拿缺席出来说事,刚好是立下姿态,却留有余地,以“冷对”向俄罗斯施压。这种“不支持”,“不捧场”的态度其实是对同俄罗斯一贯矛盾再次表明立场。冬奥运肯定会如期举行,没有人会以牺牲运动员的血汗为代价,去作一场政治秀。

无论最后有多少国家政要出席,又有哪些人物缺席,不过是在世界政治版图中,又为这些闹着别扭的国家关系添加了新的描绘素材。冬奥会在开始前虽然已经无法避免地被政治化了,但开幕式过后,各国元首各归各位,政治也便到此为止。索契归根结底是那些运动员的舞台。

这种对奥运所谓的抵制,不过是一出最终会落幕的戏剧。

作者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中国数字时代亚马逊镜像(墙内可直接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