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你在煩惱甚麼?或許很多人曾經憧憬大學生活會多姿多彩,卻又同時有不少大學生感到困惑不快。這個情況就像是一刻間脫韁的野馬,從前都習慣或者被逼受束縛:就讀父母選的學校,走長輩安排的路,照著社會的規範生存。小馬也許曾經反叛,亦因此吃過不少苦頭。直到接過大學學生證的那一個歷史時刻,就像獲得重生一樣,擺脫「自修室的春與冬」 、髮禁和門禁。大學生能夠自由選擇自己喜歡選修的科目,探索感興趣的題目,獨個兒搬進宿舍,少了父母的嘮叨,添了自我的抉擇。然而這匹野馬應該奔向哪邊呢?有些馬兒立刻傲遊天下;有些馬兒為求無悔,做盡過去自我設限的事情;有些剎時間頓失方向,眼見天地茫茫,找不到從前高考時代上萬人同心考大學的堅決目標;甚至有些面臨畢業才發覺霧裡看花,短短三數年像是匆匆做了一場夢。

二十歲到三十歲的階段是十分重要的分水嶺,不同的人各自鎖定奮鬥的目標,努力向心中嚮往的生活狀況進發,創業也好、結婚也好、圓夢的也好。而大學的數年正正是求學時期與成人階段的中轉站,也是我們認識自己心中真正渴求的最佳時機。大學生擁有青春本錢,可以透過不同經歷豐富感受,了解本科以外的個人潛能。反之,嬉哈玩鬧過後被社會順流推著走,庸庸碌碌地工作、休息、再工作。到了中年才驚覺走在錯的路上,逝去的青春已一去不可再。

當我跟很多同輩聊天的時候,發現他們「對人歡笑背人愁」。大夥兒聚在一塊的時候笑臉迎人;私下相聚時卻怨聲載道,滿腹憂愁,可能因為預知了未來的憂愁,也可能是因為搞不清自己追求甚麼。

「比較幸福」

「有早知、無乞丐」這句老掉牙的話其實吞噬了許多人的快樂。從高中選科開始,我們已經在走獨木橋,靠一個人闖關,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但是我們確實沒有時光機預視未來到底會是狗吃屎還是如魚得水,每次都要承擔風險,不像孩提時代可以把蓋得醜醜的沙丘推倒重來。成長的代價就是需要接受硬著頭皮走下的事實,就像火紅的這句話:「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它走完。」可是人就是那麼感性的動物,明知道比較是了無意義的,卻老是禁不住想像「若果當時我沒有這樣做,我會不會過得比較幸福呢?」愈是幻想那個活在平行時空中快樂無憂的另一個自己,愈是顧影自憐。其實碰過了釘子,碰過一鼻子灰,下次自然會懂得下更明智的決定,真的不需要精神上繼續懲罰自己。十六歲的自己只能作出這個無知的決定,只要二十六歲的自己不重蹈覆轍,已經是進步了!這種不知足的遊戲,可怕在於沒有休止符。有的人還會跟昔日的同學互相比較:「為何那些當年不怎麼樣的人會混得那麼好?太不公平了!」各有前因莫羨人,老實說,考試也折射了一點點人生際遇的遊戲方法,就是汗水能夠起著關鍵的作用,但是運氣和天才等等統統都是因素。至於學分的追逐,有時或許跟學習扯不上關係,喜歡學習和學會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放過自己,日子已經那麼艱難,停止這些無謂的比較吧!

「變幻/ 抉擇/ 無奈……」

恰如許多經典文學作品的主題,大學生陸續會經歷更多「與想像不符」的現實以及切身的「人生交叉點」。明明想像中的上莊並不是這樣的一回事,明明憑空想像的交流生活會是豐富愉快的,怎麼現實中要嘗到狼狽、害怕、想家的滋味?明明選科時沒有預算內容會如此枯燥,明明想像中的實習該能學習到很多技能,怎麼我會覺得原來這一行不適合自己呢?面對事情不斷走偏,我們才能學會獨立、堅強,修正自己的夢想,了解這個世界。筆者一位樂觀的朋友因為公開試失手,獲派了沒那麼喜歡的科目,她打算修畢學位再進修好了。無心插柳柳成蔭,她反而愈讀愈起勁,感謝這一科發掘了她不自知的面向。

值得,是我覺得最大的考慮依據,因為我們需要和自己交代。面對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其實沒有對錯之分,所以我不同意那些有關別人生活方式的評論。有人選擇「摺」,不喜歡社交,這是他的自由;有人覺得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於是走堂,這也是他的自由;有人住得很偏僻卻不願意搬進宿舍,希望留多點時間陪伴家人和小狗,這是自由個人選擇;有人日以繼夜兼職打工,賺錢為上,這同樣是自由;有人喜歡把日程表塞得滿滿的,不惜天天捱夜「爆肝」,不行嗎?還有些人因為身體狀況、流浪、辦網店、設計手工品牌等等而停學,這不是人家的自由嗎?由於無法了解每一個人的背景和想法,筆者覺得應該尊重各人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學習方法,不要隨意標籤別人,頭髮七彩的就不會是正當人士,鑽在圖書館的就是書呆子。換句話說,不要受制於別人設的框框,如果你覺得值得,就幹吧,管它的!

「愛到入城大也分開/ 預計之中……」

換取大學入場卷似乎是中學生的要務,而戀愛則是大學生的功課之一。諷刺的是很多在高中時期萌芽的愛情往往都是維持不了,男的升讀了副學士,女的到了外地交流。又或是日子久了,發現對方的死症難易,根本永遠改不掉,還有那顆過於幼稚的心和那種自私的佔有慾等。隨著種種現實的考驗以及忙碌生活的挑戰,曾經被如何看好的戀情還是無奈擱淺。人空閒就份外感到寂寞,大學的自由作息時間簡直是醞釀戀愛的最佳土壤,很多仿如電影的一見鍾情浪漫得要命,偏偏幸福感覺就是稍縱即逝。初次經歷這種挫折的確是很折磨人的,尤其是天真的溫室小花,需要漫長的日子接受事實,才能從巨大的漩渦中爬出來。朋友圈中出現複雜的多角關係或是地下情等等電影橋段,都是對大伙兒的友情的巨大衝擊,那種要守口如瓶的日子和那些死去活來記憶,你正在經歷嗎?日子久了,有一天你會覺得雲淡風輕,反倒想跟對方說聲「謝謝」。

「將相本無種」

「三大」是一些人心中的品牌,就像是揹著名牌包包一樣,頭頂上圍著閃閃的光環,光宗耀祖。有些人絕不得過且過,更不會退而求其次,不惜退學或者放棄學位,也要誓死考入心儀的學科,做法見仁見智,但毅力值得嘉許。想當年的大學是鳳毛麟角的象牙塔,現時難道還會一樣嗎?當我們看見電腦系的新聞主播和猩猩手語系出身的商界翹楚,就會明白條條大路通羅馬。另外有些聰明的高材生又要面對內心的掙扎,魚與熊掌,非三大的心儀科目和三大生的名銜,孰輕孰重?這個話題一直糾纏著他們,直到畢業年還有點後悔當年的決定。另一邊廂,一位三大的朋友卻向我大呻生活無味,實習難捱。原因是當時為了「打安全牌」入三大,緊緊抓住了一個沒興趣的水泡科。如今看著班中同學充滿熱誠的樣子,再對比那個想狠狠扔掉吵個不停的鬧鐘的自己,感慨當日的自己太年少無知。

「你睇我好,我睇你好」彷彿一語道破了人心矛盾之處。因為部份就讀「band 3大學」的同學暗暗感到自卑,甚至妄自菲薄,深信自己是「輸在起跑線」,僱主並不會給予自己機會。這讓我想起受歡迎的臺灣樂隊蘇打綠,創作力會嚇你一跳的主唱吳青峯壓根兒就是位出色的詩人。青峯的手寫字秀麗,他中文系的根底功力可以在他填的詞本中深深感受到,《各站停靠》中 的《莊子‧齊物論》 莊周夢蝶,還有文學味濃郁的象徵和用詞:「離騷」、「白鴿」、「丈量我離情,拉長十多里」,還有《春‧日光》激昂的一小段神來之筆:「水濂遮蔽 海妖歌吟 夜燕竄襲 金手撫息」。有趣的是,吳媽媽曾經在節目上說兒子念書的時候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快樂,因為街坊的大媽都在說她的兒子沒出息,念中文系是賺不了錢的,這亦變成家人之間尷尬的話題。正如將相亦非天生的,事在人為,千萬不能輕看自己的才能,也請不要傷害別人,一句話能刺穿多遠可能超出你的想像。

「不太熟的朋友靠近我身邊/ 他的嘴/ 他的臉/ 充滿世故氣味」

朋友也是階段性的,當你在玩爆旋陀螺時,你身邊的自然是同齡的小孩們。當你讀書時,身邊特別要好的就不再是陀螺老友了,而是一大班同窗。上一輩的人常常說:「最要好的知己多數是在中學年代認識的」,至少我們會相信友情是一輩子的,卻又不懂得如何維繫下去。當你在臉書無意發現那位曾經「糖黐豆」的老友的近況,你會因為自己並不優先知道而有點敏感;當你們無法像從前常常見面,你會擔心你的地位會被人取代;當你發現自己很久沒跟老友聯繫,你會著緊地故意發個短訊給他;當你們偶爾在街上遇到會高興得放聲尖叫,一時間說不出話來也絲毫不感到尷尬,這足以令你樂上一天;當你跟普通朋友談笑風生,你卻只會把心事和牢騷留來跟老朋友分擔。從前的聚會要預備活動:踏單車、唱卡啦OK、露營、去海灘……現在的聚會只需要有人腳,就足夠了。

進了大學,見識過功利的、自私的、搬弄是非的、只知道對方名字的「朋友」,還得出席一些「俾面活動」,就會懷念從前單純、毫無企圖的友誼。當然凡事無絕對,大學同樣可以結識到「老死」,而 “Free-rider” 一樣能磨練我們收拾場面的功力。日久見人心,是他們教曉你怎樣分辨真心好友。只不過是看到別人戴上扭曲的假面具,嗅到那份世故嘴臉,讓人看不過眼。

「沒有不會停下來的絕望/ 你在憂鬱什麼啊」

筆者很喜歡寫作,當年等待聯招放榜時曾寫下一封寄給自己未來的信,最後一句是:「不奢求會有甚麼大成就,也不介意跌跌撞撞錯過了甚麼。唯一希望做到的是知道自己追求甚麼。」正在無緣無故地感到苦惱的大學生,請好好把握這幾年時間。值得遺憾的是迷糊地走了別人的舊路,仍找不到屬於自己的未來。與其當一匹亂跑的馬,不如先停一停想好方向,再勇往直前,奔往幸福的方向!

原文載於此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