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新浪财经共同主办的”新浪·长安讲坛(第257期)”于6月11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新历史起点,新改革征程》的演讲。

   吴敬琏表示,”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但有很多艰难险阻需要走。其把困难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问题,而且很多利益上的障碍往往是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帜来说话;第二,既得利益集团越来越强大;第三,过去积累的矛盾和困难很多。

   在谈到现实关于”放松银根刺激经济”的争论时,吴敬琏表示,刺激政策弊大于利,继续提高杠杆率的比例,会对中长期造成更大的危险。

   对于如何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吴敬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一,停止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第二,停止对僵尸企业输血;第三,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或有负债;第四,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重组;第五,盘活”晒太阳”的开发区等资产存量;第六,辅之以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而避免系统性风险。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敬琏: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改革征程,现在我们一个总的口号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要说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我们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平台上开始。十八次代表大会以后,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平台上开展我们新一轮改革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回忆一下我们二十世纪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今后的改革就是在二十世纪的改革所建筑起来的平台上前进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回顾一下我们二十世纪做了些什么,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我们构筑了什么样的一个平台上。

   刚才前面讲到1984年,1984年是我们的一个历史起点。1984年的时候,中央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决定”,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全面的改革。中间经过八十年代后期的一个曲折,到了1992年的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做出了三中全会的决定,1994年又有一轮新的改革,那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统制经济残留仍旧存在

   从1992年、1993年、1994年进行的改革使我们在二十世纪的末期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二十世纪末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就构筑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平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就使得我们迎来了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但是二十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保留着许多旧体制的遗产。

   所谓旧体制,我们通常把它叫做计划经济,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经过计算的做出的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它的特点是保留原来理论上的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的干预,准确地说不能叫做计划经济,人人们通常把它叫做统制经济。

   在二十世纪末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框架保留了许多统制经济的遗产,它实际上是一个半市场经济。所谓统制经济的遗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国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统制地位。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政府对于经济活动有多方面的干预。

   这样就抑制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起的作用。应该说主流观点是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很不完善,还是一个半市场经济,还要继续进行改革。所以在2003年中共中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一个决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议。这个决定里面说我们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性的障碍,所以要进一步推进改革来消除这种障碍。可是这个情况没有按照人们的愿望发展,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警惕国家资本主义和权贵资本主义

   十八次代表大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这些情况,根据多数人的意愿,十八次代表大会做出决定要全面深化改革。在这样一个历史平台上,我们要全面的深化改革。从一个半市场半统制的经济向以法制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型。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的?这个半市场半统制的经济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这种过渡性经济的特点就是它既有过去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又有未来的经济制度的因素。它有一个此涨彼消,还是此消彼涨的问题。是哪一个因素在成长,哪一个因素在消亡。

   于是它就存在两种可能的前途,一种前途就是旧体制的统制经济的遗产逐渐的被消除。政府从它不应该起作用的,主要是微观经济领域退出,去做它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提供公共品。那么经济体制就会逐渐完善起来,就越来越接近于刚才我们所说的以法制为基础的,或者说以法制支撑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新的因素没有能够得到成长,没有能够得到发扬。而旧的体制的遗产变的越来越强势,就会造成一种情况,把它叫做国家资本主义,或者叫做政府所主导的那么一种经济体制。

   在中国的条件下,这是一个很危险的道路,是一个很不好的一种可能性的前途。因为在中国的历史条件,和中国的政治文化背景下,这种国家资本主义往往它就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

   寻租腐败活动侵入党政军系统造成大众严重不满

   我们刚才讲到了,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要求消除那些生产发展,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完善起来。但是这个决定从后来经过了若干年以后,回头来看这个决议执行的不好。当然原因有各种各样的分析。在过去几年,有一些高层论坛上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决议但是没有能够贯彻执行呢?大多数人认为,它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因为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它在二十世纪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使得人们陶醉于这些成就,觉得没有必要来进行改革。

   因为要进行改革的话,就要舍弃一些旧的东西,会影响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于是虽然做出了决定,实际上这个决议没有能够很好的执行,出现了改革的停顿,甚至在有些领域出现了倒退。所谓倒退就是说原来有市场去作用的地方,被政府的作用所代替。

   这样一来,在经济制度中,旧的遗产不但没有消亡而且强化了。所以原来的体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一个问题就是增长模式,或者叫经济发展模式。这个粗放的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的这种增长模式,在1995年制定的第九个五年计划,要求转型,要求从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靠效率提高,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但是因为存在体制性障碍,这个转变始终转不过来。而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所造成的各种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从微观经济来说就是资源的匮乏变的越来越严重,环境的破坏变得越来越严重。从宏观经济来说,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变的越来越高,蕴藏着出现经济危机,系统性危机的危险性。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腐败。腐败问题从80年代的后期,那时候因为存在着双轨制,也就是说存在着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于是就表现出了官倒。因为有双重的体制、双重的价格,一部分价格是行政控制的,一部分价格是市场的。出现了有权力背景的,利用双轨制,出现了官倒现象。

   80年代后期官倒现象已经开始露了头。到了二十一世纪,因为行政权力政府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这种腐败的现象不但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猖獗。

   二十一世纪以后城市化加速了,城市化加速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在我们的产权制度下,特别是土地产权制度下,就使得政府手里又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规模非常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利用这个土地和用土地抵押取得的资金大量掌握在政府手里,政府用这个资金投入来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因为政府手里有大量的资源,所以寻租的制度基础就变的非常的大。

   政府加强了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管控,就使得寻租活动的制度基础变的越来越庞大,所以腐败的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出现了普遍的买官卖官的现象,这就意味着寻租腐败活动一直侵入到党政军系统内区域体制中,造成了大众的严重的不满。

   十八次代表大会它的历史意义在于根据人民大众的要求,包括我们学术界和广大的知识分子要求,做出了一个决定,就是”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这么一个基本方针上的决定。

   2013年11月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十八次代表大会的方针决定,对于”怎么进行全面的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这个决定要求通过163方面的336项改革,在2020年以前建立起《决定》所要求的体制。我们在今年就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我们要做一些什么事?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草案做说明的时候讲”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

   经济改革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到底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经济改革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怎么才能够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三中全会决定另外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的一种愿望,是一种目标。怎么才能做到?要建立一定的体制,建立一定的制度。

   三重全会决议讲”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一定要有这样的制度基础,它才可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基础,再有这样的愿望也是做不到的。实际上经济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建立起这样一个体制基础来。这个体制基础是什么?就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36项中间的大部分都是环绕这个任务做出的。

   这句话里面有五个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要求说明了正好是针对我们现有的体制中间的弊病。比如说一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因为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还起着主导作用,而政府它不外是用两个系统来构建它这个组织框架。一个系统是条条,按行业的,另外一个系统是按块块的。因为行政系统的条条和块块,这两个系统就把市场的经济联系切断了。到二十一世纪初,很多经济活动都是在市场上运行的,但不是一个统一的,不是一体化的市场。它是一个被条条块块所切断的碎片化的市场。所以现在国家发展的初期就是在国家范围内形成了一体化的所谓国内统一市场,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市场远远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所以第一个提出来就是要建立”统一市场”,要消除条块的分割。

   第二是开放的,现在市场里面不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的,是分等级的。所谓国企的是在政策里面,集体是在附则里面,民营经济虽然存在,但是民企往往被看成异类,在另则上。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对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对待的,它们能够平等地获取市场要素,对它们一体开放的市场体系。

(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75459.html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墙外新闻实时更新 欢迎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