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关于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电视剧最近几周占据了中国荧屏。它有一名幕后的主角:习近平。
这部共有48集的电视剧煞费苦心地讲述了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后再度出山的故事,以及他令中国改头换面的功绩,其中饱含崇敬之情。剧中并没有显露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身影。1976年,毛泽东逝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动荡让赋闲的邓小平重新回归政治舞台的中心,当时习近平23岁,还是一名学生。
然而,这部电视剧在内容上有所突出和回避,反映出习近平试图将邓小平当做自己执掌政权的正当理由及模板。邓小平被重新演绎为习近平时代及其雄心的守护神。
8月20日,习近平参加提前两天举行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活动时发表讲话称,“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人物。”在他的讲话中,“伟大”一词出现了23次。
很多观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观众揶揄演员的选择。扮演邓小平的马少骅塑造的像是年轻、发胖(烟不离手)、操着四川口音的尤达大师,不怎么符合那种头发花白、在多次清洗运动中顽强活过来,并从1977年开始强势回归权力顶峰的人的形象。
其他一些人则指责剧中存在事实性错误。好几名中国历史学者不愿详细评论,因为他们表示无法耐着性子看完这部电视剧。官方电视台央视本月开始在周一至周五的黄金时段播放该剧。
“我看了一点,然后就受不了,”身处北京的知名历史学者杨继绳说。“在当前条件下,电视剧不可能讲真实。”杨继绳的著作包括一本有关邓小平时代的历史书籍,该书在香港出版,因为在内地被认为过于敏感。
[视频:邓小平偕夫人前去拜访帮忙打倒四人帮的叶剑英元帅。在YouTube上观看。]该剧省略并歪曲了很多事实,以便达到说教目的:掩盖邓小平改革初期出现的矛盾与不确定因素,将他塑造成从一开始就明确知道国家需要前进的方向,并且激励人们达成目标。显然,这也正是习近平自己的追求。
“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
缅怀邓小平的深圳之行是习近平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做出的首批重要表态之一。这座南方商业城市象征着邓小平在对外开放及推动市场驱动型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就。
剧中最具争议的内容是,宣称毛泽东在1976年逝世前,曾授意打倒四人帮。这帮激进官员包括毛泽东的妻子江青,她想要永久开展文化大革命,压制邓小平——按照该剧的说法,甚至是要除掉他。制片人声称,有文献证明毛泽东有意“粉碎四人帮”。不过,一些严肃学者对此嗤之以鼻。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学者韩钢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这是个大笑话。”韩钢一直在研究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的过渡时期的历史。
毛泽东在1974年7月的一次会议上斥责了四人帮,后来又在1975年5月提出批评。但韩钢表示,毛泽东并没有流露出希望打倒四人帮的任何迹象。实际上,毛泽东说,“我看问题不大。”韩钢表示,尽管如此,毛泽东的批评为党内领导人后来的说法提供了基础。在毛泽东于1976年9月过世后,他们逮捕了江青及其盟友,声称这是为了遵循毛泽东的意愿。
“那个说法就是为了获得政治合法性,”他说。“毛泽东说他想要解决四人帮问题,但绝没有暗示想要把他们逮捕、调查。”
不过,认为毛泽东为推翻激进派、从而恢复邓小平权力铺平了道路的观点,符合习近平推动的一种思想。习近平一直试图淡化革命者毛泽东与改革者邓小平之间的对比,并在2013年初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不应将毛泽东时期的历史与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的成功对立起来。
习近平说,“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换句话说,毛泽东和邓小平应当受到同等的尊敬,这两位被奉若神明的政治人物,并不存在敌对关系,而习近平能同时拥有这两种意识形态光环。
这部电视剧传达政治讯息的手段,主要还是通过侧重点和叙事技巧,而不是直截了当地篡改历史。片中采用引人注目、间或让人目不暇接的细节,展示了毛泽东死后,横亘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恢复高等院校入学考试;让在农村强制劳动的城市青年回城;提高长期被贬为阶级敌人的知识分子的地位;为重新激活经济,做出步履蹒跚、并不确定的尝试。
[视频: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欧洲投资者。在YouTube上观看。]许多年轻的观众对剧中的情节可能颇感新鲜,而且片中对其他领导人,尤其是曾被毛泽东指定接任总书记的华国锋,给予了更加同情也更坦率的描绘,这种笔调以前是不可能的。
不过最重要的是,片中将邓小平描绘成了一个富有远见的人物,很早就与其他较为保守或胆小的领导人分道扬镳,将中国引上了改革的道路。其他领导人及他们做出的贡献都被推到了幕后,他们要么不幸成为反对者,要么是邓小平启动或构想的改革中的附属人物。
然而,历史档案却表明,这个形象是不真实的。邓小平和其他领导人一样,也经常是在摸索中推动改革,而不是一开始就怀揣着明确的方向大步前进。从蒙大拿大学(University of Montana)退休的中国史学者史蒂芬·I·莱文(Steven I. Levine)说,“无论是在中国国内还是国外,其他人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邓小平本人的一些发展变化”,都归结到了邓小平身上。莱文正在与俄亥俄州哥伦布首都大学(Capital University)的亚历山大·V·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共同撰写一本邓小平的传记,该书将于明年出版。潘佐夫说:“邓小平不懂经济。他自己都承认过很多次。”
电视剧中显示,对于华国锋等人在毛泽东死后大笔财政支出和投资的做法,邓小平一早就提出反对。然而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政府学荣休教授泰伟斯(Frederick Teiwes)表示,实际上在1977年7月恢复高层职务后,邓小平本人就是推动这种举措最为狂热的一个。泰伟斯正与墨尔本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历史学者孙万国(Warren Sun)撰写一部多卷本历史著作,主题是毛泽东过世到邓小平掌权之间的政治和政策。
“邓小平完全认同所有这些头脑发热的事情,”泰伟斯说。即使存在成本方面的担心,他也远比华国锋更热衷于迅速引进外国技术。
按照官方的党史,华国锋经常被描绘成经济变革的顽固反对者。毛泽东死后,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的最初热潮,引发了一番调整经济的尝试。《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也把华国锋拍成一个犹豫不决,不够光明磊落的人物,不久之后就被挤到一边。泰伟斯教授说,但是华国锋支持甚至有时还领导了一些改革举措,之后邓小平却赢得了推动这些举措的名声,例如提议在中国南方建立便于开展贸易的经济开发区。
片中还显示,在一贫如洗的安徽省开展的一场标志性的农村改革,是在邓小平和他解放思想的指示直接启发下才发生的。这场改革打破了毛泽东时代的公社,形成了家庭承包地块的格局。
剧中显示,公社干部在电视上观看邓小平的新闻,而这在上世纪70年代的安徽农村相当之不可能。剧情中,一名干部受到邓小平赞许变革的话语鼓舞,冒着风险将农业生产分配给了家庭。这个场景显示了剧中贯穿的煽情的说教气息。
“今天我在公社,听了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闭幕式新闻,”一位生产队长激动地对聚在黑屋子里的农民们说。“邓小平在讲话中,多次地谈到了我们农村问题,”他动情地说。“看来小平同志是了解我们农村,了解我们农民的。”
“是!是!”农民们回答。
然而现实中,邓小平是很晚才得知安徽农村已经实施的改革。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种的做法在农村各地悄然蔓延数年以后,邓小平才以晦涩而慎重的措辞,首次表达了认可。泰伟斯说,“基本上,邓小平对农村不怎么感兴趣,通常都保持一定距离。”
这部电视剧现在只播放了一半,还剩大约20集。尽管如此,剧中反映的事件最终也只到1984年,邓小平任内许多最为重大、争议性也最强的变革在那时还没有开展,意见分裂和动荡也远未发生。在邓小平批准动用武装部队对付北京和其他城市的示威者之后,那场大动荡最终以1989年6月3日和4日的血腥镇压收场。
这部电视剧的总编剧龙平平坦诚地透露了剧情止于那一年的理由。“因为1984年以后太难写了,”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他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把握不住。”
[视频:1979年,北京示威者在西单附近张贴大字报。在YouTube上观看。]储百亮(Chris Buckley)是《纽约时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