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笔者的朋友圈被人大代表选举刷了屏。而笔者作为上海市闵行区116选区的一名普通选民,也在辅导员的安排下,跟同学们一起拿着选民证去投票。

到了投票站所在的教室,从找到位置坐下到清点人数,就用了将近半个小时,比后来的发选票、填选票、投选票加起来的时间还要长。而在拿到选票后,上面四个名字是一位研究生学姐,两位老师,一位学校的副书记。其中这位学姐是我原来在校学生会时候的上级,另外三位都不了解。

身边的其他同学跟笔者大差不差,大部分也都对这四位候选人没有任何了解。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当选民,所以也没什么经验,既没有候选人来到现场,也没有放什么介绍的视频,负责投票的人又让大家赶紧填写。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同学的选票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下面这种情况:

img_20161117_100023


无独有偶,在杨浦区的复旦大学,选票更是妙趣横生:

img_20161117_100324

6402b5y3cfq

img_20161117_100327

6409li5w1ja

至于我们隔壁的上海交大,应该都不用说了……

6402

其他选区的选票也是填成了段子:

64089d58us2

640ekgwrb99

而在这之后,又有这样的消息爆了出来:

640rcf1pc2d 640whp5mw3l

(也有人说已经被辟谣了,有没有上外贸或者工技大的读者给笔者一个准确消息?)

昨天笔者一直觉得这些事情笑一笑也就过去了,投完票再过一段时间就没人会提起了,没想到到了晚上这件事竟然在网上能吵起来,有许多人批判这种行为是“拿选举当儿戏”,“不珍惜自己的政治权利”,“脑子是个好东西”,“跟风凑热闹”等等。与之相对,也有许多人写文章为这种行为撑腰,两个观点辩论的不亦乐乎。

作为一位自己以及身边许多朋友都投了长者的人,笔者现在当然要为这种行为站队。而在支持这种行为的文章里,写得比较好的一篇是“古拉格科考队”《不合作投票》。笔者在联系这篇文章的作者征求转载许可时,作者说自己也是这个公众号两万两千多名读者之一,让笔者小小的自豪了一下。

下面就摘录这篇文章的一部分:

法条写的是很好看,但具体执行起来怎么样,(省略十余字)。除了上面说的对于投反对票的“歧视”,还有候选人与选民的距离问题。很多候选人完全没有践行群众路线,毫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觉悟,选民根本都不认识你,凭嘛投你票?这么早就决定你是候选人了,连个程序也不向选民公开一下,会不会给人一种内定,钦点的感觉啊?

长期这么搞,公民就会觉得自己手中的选举权形同虚设,投跟不投没啥区别,政治参与的热情就会下降。而漠视选举权利又容易加剧贿选问题,既然投不投没区别,把票卖了自己还能捞点利益,那何乐而不为呢?这个情况在村民自治选举中尤为突出。关于人大代表选举的贿选,比较典型的是发生在辽宁的贿选大案。2016年9月17日,辽宁省人大十二届七次会议筹备组发出公告称: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有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拉票贿选,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而辽宁省人大代表总人数不超过600人。

政治参与度下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希拉里拿下松江选区”。

记得读本科时第一次行使选举权,当时就听说上海的诸多大学生把自己光荣的一票投给了德艺双馨的苍老师……今年这次选举,上海的一些选区已然变成江主席和希拉里角逐的战场,更有黄焖鸡这匹黑马强势杀出,有望成功当选……

有人指出,这种乱投票,不按套路投票的行为非常愚蠢,浪费选举资源,不珍惜选举权利,是这些学生民主素质不高的体现。嗯,持这种观点的人这么熟练的上来就扣大帽子,明显是文革思维充斥大脑,武斗文卫样样精通啊。

科考队认为,这种行为,可以称之为“不合作投票”。学生们不愿将选票投给自己不熟悉的人,认为这些人不能代表自己的看法。与其投给这些毫不认识的陌生人,不如投给自己的同学,自己知道的政治人物,甚至是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符号。在这一点上,该反思的不应该是这些学生,而是那些候选人。不要以为候选人就一定能得到拥护,老百姓根本不认识你,你也不接触老百姓,凭什么要老百姓把票投给你?你这中国梦不能这么做啊。

另一方面,学生的这种做法不仅不是欠缺民主素质,反而是民主素质提高的表现。对于不能代表自己的人,不投给他票,不知道那些怒发冲冠者哪只眼看出这是不珍惜民主权利了?投票者作为选民,认为这个人代表不了自己,我的同学能代表我的想法,或是想支持自己仰慕已久的政治人物,或是选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候选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了吗?《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第四十条规定,选举人对于代表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另选其他任何选民,也可以弃权。法律都规定了可以另选其他选民,不知道这些人为何如此生气,难道是因为自己指定的候选人没有人支持吗?

科考队觉得,这种不合作投票,体现的是学生群体用选票表达自己对于那些居高位而无远谋的候选人的不满,同时反映了基层人大代表选举中部分候选人政治素养低,群众基础差,难以服众。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这种不合作投票,虽然只有五年一次,虽然被一些人批判,但也许会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向前发展,带来一缕清风。哪怕只是一缕,也比死气沉沉强。

最后,选举还是要按基本法的,当然我们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

对于这篇文章的观点,笔者基本上都是赞成的,所以也没必要写太多。下面就对作者没有提到的方面,以及一些人对于这篇文章的批判,写一下我的看法,不能叫反驳,只能说是解释。再退一步,您就当我在护粉吧。

首先是对于候选人的不了解,有些人说可以去看看他们的简历,以及“你自己怎么不去百度”。拜托,要是对人大代表的了解通过简历就可以解决,那还选啥啊,直接看简历比着把所有的都选出来算了,一步到位。上海交大够厉害了吧,你白搭,戴黑框眼镜的那个赶紧下来,清华北大的上。清华北大在是最顶尖的了吧,人家牛津、哈佛、哥大都读过的比你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应该当XXX。只会读书又怎么能行,十几岁就去农村插队的才是全能人才,那才适合做XX……看简历选人大代表,这能行吗?更何况真看着简历选,基本看的也就是有没有校友,老乡,以及谁的学术成就更高,头衔更多,级别更高了。

接着是进一步的,看简历你没法全面了解,那录的视频你怎么没看?候选人见面会你怎么不去参加?这个问题其实是说到了点子上的,起码这两样东西,作为第一次当选民的笔者,还真不知道,也没人通知。而且这种情况,基本能覆盖到身边的百分之九十五。我们不是不想知道,而是真的不知道。

6401uafpbb8

所以这也是笔者要退一步讲的,在这种已成现实的前提下,这些“奇葩选票”还算是没有脑子吗?还算是不珍惜权利吗?弃权反而是最好的选择。我宁愿不让自己的这一票投给错误的人,我选择弃权无疑是最政治正确的。那么在弃权的基础上,我娱乐一下有什么错吗?

这就回到了一个出发点的问题,那很简单,就是单纯的“娱乐精神”,仅此而已。虽然这个词已经快被用烂了,但是该用还是得用。在其他人选不出来的时候随便写了一个,这没啥错的,但我们也没有骄傲,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真实想法。你说这是跟风随大流,我觉得不是。投了长者的,平常生活里也没少膜;投了川普或者希拉里的,美国大选也肯定关注了很久。我们这样填的时候就是让他奔着一张废票去的,也没指望真让写了的当选。真的,我们真没拿这个当回事(不是没拿选举当回事),您也别太认真。

再退最后一步,真要是得重新选举,那说明没有一个得票到一半。姑且不论填“奇葩选票”的比例能有多低,就算不随便写,写的是身边同学的名字,那也不会投选举票上的,最后还是选不出来。这个锅都让“奇葩选票”来背合适吗?“选不出来”就是“选不出来”,这个结局对于选举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很丢人吗?先是“陷入僵局”,然后才“陷入江局”,这没毛病。

而且我后来才知道,这种情况前几年也发生过,不过那时候选出来的还是周杰伦。到今天换成了长者,这说明笔者和同仁们的工作很有成绩嘛。

以上写的这一些,可以简单总结成下面几条:

第一,如果说我们有哪里做得不对,那就是在选举前对候选人没有做到足够了解。但是这个问题主要在学校方面,至于以后怎样避免,怎样改进,办法有很多,在这里也不用多说。

第二,在对候选人不够了解的前提下,能投出来皆大欢喜,投一张废票也不是错的,这个没什么好批判的。

第三,同样是投一张废票,写什么就无所谓了,当然最好是写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选举的本意不就如此嘛。再拿这个上纲上线,没必要。

第四,我们投了废票,那就是没指望着他能被当真,所以你们也千万别当真。“选不出来”就是选举的一种结果,真选不出那就认了吧,至少别让“奇葩选票”来背锅。

img_20161117_100311

最后的最后,千万不要觉得我们是拿选举当儿戏,闹着玩。我们投出的每一张选票,都跟你们一样,是思考过后的结果。

不信你看看朋友圈刷屏的图片,比“奇葩选票”出镜率还要高的,是我们那一张张第一次拿到手的选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