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标题:洪雯博士浅谈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难点

大公财经下午茶(第73期)

嘉宾:利丰发展(中国)有限公司、利丰研究中心副总裁洪雯博士

主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融合面对的难点

时间:2019年1月4日

主动分享环节

谢谢再次邀请我来做分享,很高兴在新年伊始在这里跟大家聊天,今天想聊聊粤港澳大湾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人讲过它的优势、愿景。今天我想聊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对的现实障碍,从我个人近期的两个亲身经历说起。

前段时间,我一位住在深圳的好友生了孩子,我给她买了些礼物,包装得很精美,到顺丰站去寄给她。结果工作人员让我拆开包装,并告知我内地海关要求在包裹内附上发票,并要交关税。

我有点懵了,因为我早已不知将发票扔到哪个鬼地方去了……而且,送礼物还要附上发票,让对方看到我花了多少钱,这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最终,礼物无法寄出。拖了一段时间后,我人肉带到深圳去了。

另一次,是听说广州的一位师长生病,我想寄两本书和一些药物给他。这次我特地保存了发票,也打算交关税,但却被告知书和药都属于不可以寄的违禁品!最终,我找到一个要去深圳的朋友,帮我带到深圳,再从深圳寄给他。

后来,这个老师吃了药,觉得很好,继续请我带,而我不常去广州,只能想尽办法迂回送药。一次是我出差北京,从香港把药带到北京,再从北京寄到广州。还有一次是朋友去贵州,他从香港带到贵州,再寄到广州。这种奇怪的事,便是大湾区目前的真实状况!很显然,大湾区内不同城市之间的交流,一直隔着一条不浅鸿沟。

目前,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签署了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大湾区研究报告不断涌现,大湾区研究院也在各地成立,我所知道的就有好几所。据说由中央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共同编制的大湾区规划也将在今年正式出台。

很多研究报告都描述了大湾区的美好发展前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金融、贸易、先进制造业中心等。有数据指出,2035年,大湾区有可能超越旧金山、纽约、东京等世界著名湾区,成为经济体量最大的湾区。

首先,我对某些数据存有疑问。我查看了不少研究,就是把11个城市的数据加在一起,得出大湾区的数据。但简单的迭加肯定出错。比如,区内的贸易有不少是珠三角的货源经香港转口,将两地的贸易数据相加得到大湾区的贸易数据,这无疑是重复计算了。投资数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数据的简单迭加意义其实不大。湾区内几个城市之间寄点东西都做不到,经济、社会领域的更深层面的合作则面临更多的障碍。

事实上,粤港澳三地民间的合作由来已久,各种推动三地融合的研究,几十年来并没有断过。而三地官方之间正式的合作机制也已建立了近20年。三地政府过去也曾多次共同编制发展规划、签定各种合作协议,甚至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共同规划和合作协议亦不鲜见。

我之前在香港政府工作时,便是跟踪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的各项内容的进展,但联席会议搞了20年,我还是无法寄一件礼物给深圳的朋友。

「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名字虽是新的,但实质内容却并非新事物。只不过从前这个区域被称为「大珠三角」、「大珠三角城市群」、「环珠三角宜居湾区」等概念。名字换了,实质内容还是推动这个区域的进一步合作。

有学者指出,“大湾区”与从前“大珠三角”等概念的区别在于,从前是强调“合作”,但大湾区是强调“融合”,或“一体化”。那我们就来看看大湾区实现“融合”或“一体化”的障碍在哪里。

很多粤港澳大湾研究对标的是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国际湾区,亦有文将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杭州湾区相并列。不过,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旧金山、东京、乃至杭州湾区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粤港澳这11个城市要真正成为“湾区”,与上述湾区相提并论,并不仅仅是地理上有一个“bayarea”就行了。衡量11个城市之间经济整合的程度,就要看要素流通的自由程度。

我再强调一下,衡量城市之间经济整合的程度,就要看要素流通的自由程度。高度的经济整合意味着区内要素自由流通,且对外关税水平、要素流通开放程度和管理制度一致。没有要素流通的畅通,什么世界创新中心、金融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等伟大目标,也只能各个城市各自努力,城市之间难以协力。

也就是说,要真正成为一个“湾区”,11个城市之间要实现要素自由流通。以旧金山湾区为例,湾区虽包含数个城市,但所有城市同属一个经济体。湾区内部不存在制度和边境的阻隔,货物、人员、信息、资金等要素在各个城市之间完全自由流通;而对外,整个湾区的关税水平、海关监管、开放标准亦完全一致。根本上,整个湾区在同一市场内部,不存在整合的问题,这正是湾区内各个城市能最大幅度实现优势互补、取得协同效应的前提条件。纽约、东京皆是同样的情况。

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则分属三个不同经济体和关税区,湾区内部,人、货、信息、资金等要素在三地间并不能自由流通,面对关税区边境及制度的阻隔;对外,香港是自由港,连续二十多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而内地相对而言是管制型的经济体,三地对外的关税水平、资金流通制度、投资开放程度、对外经济政策亦有实质性的区别,维持各自不同的边境管制—这便是湾区经济整合面对的现实。

对于两个或多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融合」或「一体化」,目前广为全球接受和采用的标准是WTO下的4个经济融合阶段,包括:

1)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greement),即经济体之间互相取消某些关税与贸易壁垒;目前内地与香港签订的CEPA便是FTA.

2)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即经济体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内部贸易有如单一国家,对外则设置共同的贸易关税及其它壁垒;

3)共同市场 (Common Market),除具有关税同盟的特征外,服务、资本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对外则采取完全一致的政策;

4)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除具有共同市场的特征外,成员之间使用统一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使用相同的税率与税制。这几个阶段的融合程度逐渐递进,欧盟即是经济融合最高阶段—经济同盟—的典型案例。

对粤港澳大湾区来说,目前尚处于上述经济整合四个阶段的最初级阶段,即自由贸易区。内地与香港在2003年签订了CEPA (《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并在之后每年签定补充协议。

事实上,对外关税水平、资本和信息流通等制度,根本就是全国性的,一个地方开放就是全国性开放,难以在某个小地方实行特殊政策。因此,虽然在CEPA之下有不少针对广东的先行先试条款,但实质性的开放内容与全国的开放水平并没有大的区别,广东与港澳之间的要素流动尚未打通。

使情况更复杂的是,我们常常说大湾区涉及三个经济体,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香港和澳门分别是独立经济体,但珠三角9市并不是,而是内地这个大经济体的一部分;珠三角九市与香港之间的经济整合受制于全国的开放水平和对外经济政策。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键性的内容粤港澳三地做不了主,根本要在国家层面来解决。

再加上两边政治体制、法律制度、管理模式、市场制度、意识形态等领域有较大差距,情况远比欧盟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还复杂。因此,多年来,大湾区内部互动不少,但“融合“还在初级阶段。

若大湾区的融合要从目前最初级的FTA阶段,走向第二阶段,即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这意味着香港、澳门、及珠三角9市之间要完全取消关税及贸易壁垒,产品出入口标准一致,内部贸易有如单一市场,对外则设置共同的贸易关税及其它壁垒。如果能做到这一步,我就可以寄东西到深圳不用交关税和附上发票,也能将书和药品寄到广州了!

问题在于,香港是自由港,极为开放,与外界基本无货物、资金、信息流通的壁垒;一旦香港与广东之间取消关税和贸易壁垒,就意味着外界的货物可以通过香港自由地出入广东;同时,广东与内地其它地区之间并无边境的阻隔,这也意味着整个内地都成了自由港,而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关税同盟,还有两个选择:

1)香港放弃自由港的地位,融入内地;

2)珠三角9市变成与香港同等开放的自由港,并在9市与内地其它地区之间设立边界。

这两个选择在可见的未来都是无法想象的。

即便目前广东省内部划出了前海、南沙、横琴这三个小区域成立自贸区,实行更为开放的制度,但自贸区与香港之间的边界依然存在,货物的完全自由流通尚未实现,更别说资本和信息等难以管控的要素。到目前为止,前海、南沙、横琴在开放性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事实上,全国目前有11个自贸区,除了在货物流通方面更为自由,其它方面同样没有实质性的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若还要更进一步,成为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更涉及资本、信息、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统一税率与税制、统一货币等,已经违反了基本法中的内容。

我近期跟香港一位著名金融专家聊天,他说,对于一家香港银行来说,在珠三角9市能做的事,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其它城市都能做到;在其它城市做不到的,大湾区内也做不到。大湾区的优势,主要是空间距离、交通基建等方面的方便,其它没有特殊之处。

再举个例子,国家最近修改了网络安全法,任何在国家内部产生的数据不能直接流到境外。一间企业如在大湾区不同地方经营,如在深圳有分部,在香港有分部,数据都无法整合在一起。除非把所有数据全部汇入内地,但一汇进去,就出不来了。现在只能搞两个数据中心,分别处理。

这样的例子很多,反映了大湾区的现实。原定于去年5月公布的大湾区规划,之所以一直拖延公布,一方面可能是坊间讲的贸易战因素,但我个人认为,是因为有关当局意识到《规划》未能找到解决大湾区市场割裂这一根本问题的办法,与以往的诸多规划大同小异,讲美好远景,但缺乏实际改善的手段。

那大湾区的融合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 大湾区未来的要得到突破,我个人认为有两个模式。第一个模式就是有限渗透。举个例,我是用中移动的手机,到内地仍然能上facebook 和google,这就是有限渗透。高铁一地两检在香港站内实施内地法律也是有限渗透。

大湾区未来可以探索其它能够实现有限渗透的领域。例如,给予在大湾区工作的港人特殊的税务安排、大湾区11个城市某些领域实现统一的标准(如职业安全标准、产品标准、专业标准)、在大湾区某些局部地方实行香港法律等。当然,这种模式比较碎片化,小规模,也解决不了我寄东西到深圳的问题,但湾区内的交往会有局部、逐渐的改善,能做多少做多少。

第二个模式就是耐心等候……随着国家整体开放水平的提升,大湾区内部11个城市间的要素流通会更容易。当然,资金、信息等的开放只能是全国性的,珠三角九市与全国其它城市不会有大的区别。但大湾区11个城市地理、文化等方面更为紧密,互动会比其它地方多。另外,到了2047年,可能就有办法打通壁垒了。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即将公布的《大湾区规划》不可能出现特别突破性的内容,因为现实情况在此。大湾区内部要素流通的畅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努力,点滴的积累,需要足够的耐心,长时间推动。我暂时先讲这么多,欢迎交流、指正。

互动分享环节

问:您刚才提及大湾区的突破未来可能有两种模式,就您看来,那种模式更切合实际?

答:有认为,更切合实际的就是“有限渗透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维持现有边界不变的情况下,局部去突破。当然,这种模式比较碎片化,进展也不会快,但符合目前“成熟一项推一项”、积少成多。

问:您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若还要更进一步,成为共同市场和经济同盟,更涉及资本、信息、劳动力完全自由流动、统一税率与税制、统一货币等,已经违反了基本法中的内容。对比,中央人大常委会是否还可以通过释法,进行规避?

答:其实,关键不是释法的问题,而是国家要规避开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香港与内地之间存在一道防火墙,这道墙使得内地企业可以来香港享受香港自由港的优势,而风险不会影响到国家。但如果大湾区打通了要素流通,无疑打破了这道防火墙,这可能对国家带来风险,这种情况,除非香港放弃自由港地位。

问:浙江现在也提出来搞浙江大湾区规划,把整个环杭州湾地区及上海都囊括进来共同发展,要做成世界级的大湾区,想问问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浙江湾区建设的优势在哪里?同在内地,以后或许还会冒出各种湾区规划,那么湾区与湾区之间,如何差异化发展?

答:杭州湾区内部不存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割裂的问题,是一个统一市场内部的城市间的协作,因此不存在FTA、关税同盟等等问题。此外,也没有大湾区的这些障碍,这是优势所在,劣势方面看就是整体对外开放的程度不及大湾区。

问:洪博士分享很实在,也让人醍醐灌顶。大湾区规划虽然没有如期出台,广东这边去年也陆续出台了不少支持自贸区创新实施意见。如您所说的有限渗透模式,现在广东自贸区允许可工程领域用香港模式和建筑标准。不过其它领域的创新暂时比较少看到。您认为未来在哪些领域可以采取这种渗透合作模式呢?

答:我近期去前海做了一些调研,基本上没见到大的突破。近期能实现的渗透,只能是不会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带来影响的部门。你说的建筑标准等等,就是可以渗透的。我认为,食物安全标准、专业标准、安全标准等等领域,可以互相渗透,不仅内地采用香港的标准,香港也可以采用内地的标准,但不冲击到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防火墙

问:有人说大湾区的龙头在深圳不在香港,也有人说大湾区主要是针香港的2047年,您怎么看待这些说法?

答:事实上我觉得香港已经做不了龙头,因为珠三角制造业正在全面升级,香港能介入的很有限,只能是在金融等服务层面介入。但是700万人的香港,也不必非要做龙头。

香港是自由港,是金融中心,是服务中心,发挥好自身优势,做好内地650个城市做不到的东西,稳定好社会,稳固好中产阶层,照顾好基层,解决自己的深层次矛盾,这就足够。未来可能是多个城市扮演不同角色,多中心、多龙头。另外,2047年中国成为超级大国,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边界有可能性质已经不同,到时候的大湾区真不知是怎样……

问:在大湾区融合中深圳扮演哪些重要角色,您认为深圳应该如何发挥自己优势推动深港合作和融入大湾区?

答:深圳是全球新的技术基地,中国硅谷,可能成为新技术来源地、新模式发源地。

问:我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内地人认为,港人对内地人歧视严重,双方在合作具体的沟通层面存在多种偏见。对于这种障碍不知港人有何解读?

答:港人歧视内地人不能说不存在,但我这些年的感觉是,真正认识香港的内地人也非常有限啊。很多人说香港人不认识国家,但香港的独特性,内地也不太认识。我有次跟一位官员提到这个缺乏相互了解的问题,他答:当然是香港来了解国家,而不应要求内地去了解香港,香港太小,我感觉就是双方欠缺推心置腹的交往和理解。

问:前几天在一个论坛活动上,广东省商务厅厅长对大湾区合作分享了点想法,他希望可以将自贸区的“港人港税”模式,推广到“港企港税”。您觉得如果推行“港企港税”,对粤港产业合作上有多大吸引力?会不会对大湾区合作发展有帮助?

答:港企港税肯定有帮助,我不少同事都是要算日子到内地上班的,上次内地税改,提出全球税,马上有做基金经理的朋友说一开始收税就搬回香港,因为税率相差太大。

问:您对于大湾区这段时间的交通建设有何评价?比如说大桥、高铁的意义和未来的作用和效益,您认为会从何时开始显现?

答:交通基建缩短了时空距离,从地理空间层面推动粤港澳之间的交往,很有意义。但这是最容易做的阶段,未来如何打通要素流通才是关键。大桥和高铁建成了,就等未来各方面的放宽,肯定会见效!我先生今早特意早起去抢春节的高铁票,还抢到了。很多人说“大桥建晚了”,是,但终于也建成了,有很多遗憾,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这些设施。

问:除港澳两座城市外,其它九个内地城市也存在低效竞争、重复基建的情况。之前曝出来了深中通道就是一例。您觉得大湾区总体规划出来后,可以避免各地政绩为先、缺乏顶层规划的现状吗?

答:这个问题我有点不同看法。中国经济表面看有很多混乱,重复建设,互相竞争,大白象工程。但40年来,中国却走出了一条非比寻常的路。很多从前认为是重复建设的设施,后来都饱和了。很多城市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要搞,听起来可笑,但不少最终也搞成功了。

地方竞争,就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但660多个城市,有一半成功,就不得了了。我不是说不要顶层设计,但很多在顶层为每个城市进行定位,制定某个城市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最终成功落实的很少。我就觉得香港缺乏这种竞争意识,为什么不下到场地去,跟大湾区城市一较高下,大家在竞争中摸索,为自己找到道路。

问:我之前了解到一个方案,在珠江口外水深处建立一个超级人工岛,以桥梁连接港珠澳、深中通道,打通珠江东西两岸的物流,腾空港深与南沙靠近市区的宝贵用地,消减空气、光和噪音污染。同时也可以将油库和危险品仓等设施也逐步搬到岛上,释放市区土地用途。虽然这个方案现在是不可能实现了,但您觉得像这样的打通基建、协调发展模式,在未来的大湾区内有望实行吗?

答:我不了解这个方案,但我是赞成林郑的明日大屿山填海方案的,香港不够土地,很多人说把老人放到深圳去,把公屋放到珠海去,这不合道理,也没人愿意去。填海是一个解决方案,能释放出市区很多土地。若是大家共同填海,共享岛,还是会回到信息、资金流通如何管理的问题,还是会回到国家需要一个防火墙的问题,还是得在香港与内地之间划出边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