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唐映紅 来源:坐谈风月
蝴蝶效应是美国数学和气象学家洛伦兹(Edward Norton Lorenz)概念化的一种现象,其要义是在复杂动力系统里面,微小的因素就可能引发连锁放大的效应。用他的比喻来看,就好比巴西亚马逊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可能在德克萨斯的原野上掀起一场龙卷风。
地球的气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系统,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纵横交织。洛伦兹提出的混沌理论就是基于这样的复杂动力系统而做出的一种诠释模型。现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人类社会也发展演化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系统,太多维错综复杂的因素纵横交织,小小的扰动因素就可能激发出连锁的放大效应。
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传播。
电子科技大学对郑文峰老师的停课两年处理,就类似一次亚马逊的蝴蝶扇动翅膀。
本来只是局部的小小的扰动。高校里一名副教授在他讲授的课程群里,与学生就课程论文的选题产生了争执。这原本是稀松平常的琐屑事项,在高校每天会发生无数起。一个估计从来没有上过课的学生,试图偷懒,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主题来撰写论文。这已经明显不符合郑文峰老师在课堂上对“创新”的界定,所以被否定了。(详情移步《电子科技大学郑文峰被停职有内幕,背后是学生一手导演》)
变量一,这是一个少见的颟顸的学生。不以缺课为耻,反而振振有词,对老师拒绝他试图偷懒的选题百般狡辩,而且上纲上线,擅自将其他非选课的“朋友”拉进课程群,并设陷阱构陷郑老师。
变量二,郑文峰老师是一个认真较汁儿的老师。我自己做了十多年的高校教师,对于不上课又拒绝接受教师建议的学生,没有多话,直接挂科。我的课上,所有的规则都是事先叫现的。正是因为郑老师认真较汁儿,所以学生了解他会继续对话下去,而且会被激怒。
变量三,学生把构陷郑老师的材料曝光到某问答网站,煽风点火,上纲上线,引发舆情,并引起教育部的负责官员的注意。因此,才有责令学校的处理。
变量四,学校可能迫于无奈给予郑老师停课两年的处分,处分公告被曝光于网络,引发更大的舆情。
接下来,舆情聚焦在几个方面。
一是对学生举报高校教师的集体吐槽。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学生举报发展到郑文峰事件,已经当年堪比张铁生白卷英雄性质的荒诞剧情。郑文峰老师引发的纯属学术争议性质的师生分歧和冲突,却被上纲上线到莫名其妙的“师德”问题。
二是对“四大发明”的再次起底祛魅。“四大发明”这个提法原本是民国时蒋介石为了振奋民族士气,炒作李约瑟毫无理据的个人观点,结果却被吹捧成民族神化。且不说课本里的司南根本就没有指南针的功能,活字印刷除了昙花一现根本就没有得以推广应用。其实,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以象形会意的中文字符,得上万字符才能应对印刷的应用,成本和效率都没有应用价值。这与欧洲拼音字符不同,后者只需要数十个字符就能应对印刷的应用。至于火药,中国历史上的黑火药与近代广泛应用的黄火药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谈不上有什么伟大之处。至于造纸术,埃及的莎草纸比中国最早的造纸记载至少早3000年,英文中paper的词源就来自莎草纸(希腊文πάπυρος的拉丁转写papuros)。(详见《所谓“四大发明”的真相》)
三是对高校学生竟然堕落到设计陷阱构陷教师的惊诧。如果对郑文峰教师的处分不能被收回,那么其实意味着高校任何一名教师都处于岌岌可危的风险之中,在一个动辄得咎,上纲上线的语境下,任何一名学生要构陷教师都轻而易举。不言而喻,这将意味着,甚至标志着,高校学术环境的彻底败坏,每一名学生都可能是潜在的告密者。更关键的是,毫无问题的郑文峰老师能被告密得逞,试问还有哪个教师是安全的?
四从时间维度上,这是一起可以载入史册的事件,起码是2019年高等教育史不可或缺的一节。对于985、双一流的电子科技大学,与其坐等未来历史盖棺定论,高概率成为高等教育史的一个污点,不如重新启动调查,澄清事件的原委,特别是调查清楚是否真的如网络舆论所传播的那样是学生构陷得逞。
我相信,历史盖棺定论的时候,每一个当事人都健在,且年富力强。这件事的是非如同黑白一样分明,没有什么含糊的地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