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伯罗奔尼撒

近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将四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视为中国政府的一部分。这四家媒体机构分别为CCTV、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

对于美国政府这一做法,《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回应说:“中美关系紧张,以至于环球时报这样的市场化媒体都受到波及,这很让人遗憾。美国在失去自信和包容,那个国家乱套了。”

美国是不是像胡总编辑所说的那样,已经“失去自信和包容”、“乱套了”,我们暂且放下不论。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也许是:《环球时报》是一家市场化媒体吗?

关于这一问题,答案不难得出:《环球时报》并不是一家市场化媒体。

首先,从机构性质上来说,《环球时报》作为《人民日报》的子报,属于党媒,是党的喉舌。根据官方的要求,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而不是像真正的市场化媒体那样姓市场。因为其整个运作流程,显而易见,并非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其次,从报道内容上来说,《环球时报》也更像宣传机构,而非新闻媒体。宣传机构与新闻媒体看似都在做新闻,但其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做的是宣传性质的内容,其所做的新闻报道,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其所承担的宣传任务;后者则是新闻报道服务于真相,以追求真相为最高目的。

最后,当前我国的新闻审查制度,也决定了所谓“市场化”只能是一种假象。2013年发生的新年献词事件,以及之后新闻报道404的常态化,都表明了国内新闻媒体的市场化,只是一种过眼云烟,只是一种奢望。如今,许多心中还存着新闻理想的记者,时时刻刻都在同禁令赛跑。即使是《财新》这一类媒体,其许多报道也无法避免被404的命运。

这种现状,又怎么能被称为新闻媒体的市场化?难道我们都忘了几个月前那场关于《发哨子的人》的接力赛了?

所以我还是要劝胡总编辑一句,就大大方方承认自己就是为党和政府搞宣传的,又有何不可?更何况能和CCTV、中国新闻社以及《人民日报》这种级别的机构,一起被美帝列为“外国使团”,对于胡总编辑和《环球时报》来说,也是一种值得书写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