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河里的船多起来,业务五花八门,大船聚集在桥头等几个大的渡口,以转运生活物资为主,小船则在几个决堤处游弋,方便人员接驳。

“至少得3个月,1998年刚好100天才退水。”吴公村村民吴义宝备了一些大米,干净淡水要每天划船过去灌装,房子一楼不能住,就睡在三楼、四楼。

要打持久战,没有水电供应,生活方面始终是个难题。更为害怕的是,暴雨随时在路上。“上半年是疫情,下半年发大水,这一年算是完了。”
</blockquote

南方周末记者/李在磊/拍摄,实习生/黄可然/剪辑

江西洪涝灾害继续升级。2020年7月13日,九江市、鄱阳县两地持续涨水,大堤保卫战令人胆颤心惊。与此同时,已经遭受洪水侵害的区域,水位仍没降低,大片民房浸泡在水中,鄱阳县多处决口圩堤仍在紧张救援。

“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总要生活。”一位村民用木板组装了一个简易木筏,作为短距离活动的工具,可是出远门,还是需要花钱坐船。他说,生活在水泊中,仍然十分不便,但是基本的“吃喝拉撒”,现在可以通过花钱来解决了。

短短数日内,灾民们逐渐适应艰辛、苦楚的水上生活,并且衍生出一套临时性的适用于特殊时期的“内循环”市场经济。

1 兼职船夫多起来

从地图上看,鄱阳湖北部的西河,呈东北—西南走向,从右上方往下注入鄱阳湖。7、8日,流经油墩街的河道,多处发生溃坝险情,洪水瞬间泻出,西岸一片泽国。沅公村沿西岸大堤分布,决口后,村民黄元章的家,很快便被洪水淹没。

他之前养过猪,后来又盖起大棚做竹编生意,家里的板材、设备,随着洪水漂出来。黄元章心疼得很,花了4000元钱,从镇上买来一艘带马达的塑料艇子,想着闲下来之后,把泡在水里的家当捞一捞。

孰料,船买来之后,一天也没有闲过,大水肆虐,目力所至一片汪洋,无处可去的村民,不少仍居住在被水浸泡的楼房内,但是生活成了大问题,每天需要渡船过河,到对岸补给淡水,购买生活必需品。“都是街坊邻居,叫我帮忙,怎么能不去?”黄元章说,他一趟又一趟运送村民,坐多了船,乡亲们不好意思,多少会丢下五元十元的辛苦费。

再后来,附近村庄谁家有了过河需求,也都打电话找他帮忙。黄元章干脆兼职做起“船夫”生意,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贴到朋友圈,并且在微信群里打广告。眼瞅着这大水一时半会儿走不了,很多家户陆陆续续添置了小舟,方便行脚,不过出远门,搬运大件物品,还是得依靠带马达的大船才行。

渐渐,河里的船多起来,业务五花八门,大船聚集在桥头等几个大的渡口,主要以搬运生活物资为主,小船则在几个决堤处游弋,方便人员接驳。渔民老黄做起船运生意比黄元章还要早,他接送过从学校回家的学生、看急诊的病人,以及乡镇干部、媒体记者、救援人员。不过,最频繁往来的群体,还是生意人。

住在岸堤上的一位村民用自家的木舟帮人渡水,收取少量费用。(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路断了,无数村子成为孤岛,吃喝用度都成问题。在疫情后期,赤岭村的家庭主妇吴红英“自主创业”,开了一家网购线下服务平台,一些打工在外的子女,在外地直接从App上下单,给留守老家的父母、孩子网络购物,单子由镇上统一配送,运至村子里吴红英的家里,再由她根据订单,挨家挨户送货上门。洪水一来,货进不来了,只能送到桥头小学的桥下,让人去接货。

为了做好这项服务,吴红英每天雇一艘船,到桥头拿货,再挨户分发,来回要倒贴三四十元,可是为了能把这门生意应承下来,咬咬牙,还是要做:“做人要诚信,做生意也要诚信。”口口相传,隔壁村的熟人也通过她的平台买东西,她就需要驾船走街串巷,隔着二楼的栏杆,给阳台上递东西。

赤岭村民吴红英开了一家网购线下服务平台,每天雇一艘船,到桥头拿货,再挨户分发,来回要倒贴三四十元。(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图)

2 退水“至少得3个月”

留守在村子里的村民们,一楼基本被淹,只得在二楼、三楼生活。按照原本的天气预告,7月13日这天会下大暴雨,水位可能继续上升,他们担心无处可逃。那天,大家如临大敌,可是一天下来,烈日炎炎,温度很高。

不少村民乘机把前几日打湿、浸泡过的被子翻出来,挂在阳台上、窗户上晒被子,船舶沿着河沿驶过,花花绿绿的被子鳞次栉比。

“至少得3个月,1998年刚好100天才退水。”吴公村村民吴义宝刚买回一条小船,他说,自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备了一些大米,干净淡水要每天划船过去灌装,房子一楼不能住,就睡在三楼、四楼,只是晚上会比较闷热。唯一比较麻烦的事情,是担心煤气罐用完之后,换煤气会比较麻烦。

过了原本最为繁华的桥头来到西岸,只剩下岸堤边上为数不多的几栋房子没有被淹。其中一家劳保杂货店,紧急进货了一批救生衣,30元一件,挂在门口显眼的地方。女老板解释,桥头位置仍然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每天人来人往,上来询问最多的问题是,有没有救生衣。

“客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卖什么。”女老板说,每天那么多艘船过河,尤其有不少老人、小孩、妇女,坐在塑料船上不太安全,穿件救生衣心里踏实,“我们也算是给抗洪抢险做贡献了吧?”

鄱阳湖从不缺鱼,被大水围困,不少村民拿起渔网,随便撒两下,便会捕捉到不少鲜鱼,这几日顿顿吃鱼。可是缺乏青菜、水果,渐渐地,零星也有村民在村口摆摊售卖种类暂还单一的蔬菜了。

不过,要打持久战,没有水电供应,生活方面始终是个难题。更为害怕的是,暴雨随时在路上,这水位,不知道是会降低,还是上升。“上半年是疫情,下半年发大水,这一年算是完了。”一位村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