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汪洋式“示弱”叫好

作者:启越

来源:经济观察网

来源日期:2012-1-7

本站发布时间:2012-1-7 22:19:23

阅读量:18次

  2011年刚刚过去,对于地方主政者来说,梳理自己一年来的成败主要看一个指标:GDP总量排名。GDP增速再快不算什么,总量第一才是真的王者,所以每个省都以跻身“万亿俱乐部”为荣。

  GDP总量排名第几,事关当政者的面子,事关政绩。所以每年的区域经济战虽然没有硝烟,但是“刀光剑影”的竞争感还是会让“不进取者”坐卧不安。老二盘算做老大,老大时刻提防被“拉下马”。最后的结果是,为了总量,不该上马的项目上马了,应该淘汰的产业保留了——一切都是为了GDP。

  所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到江苏和广东的经济总量对比时,表述出“我们现在也不打这个仗了,你愿意超就超吧,我们首先要把结构调整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这句话却实在地透露出一个信号:区域经济战也该转型升级了。

  当然,汪洋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广东经济增速放缓的事实。按照预计,2011年广东将成为国内首个地区生产总值迈入5万亿大关的省份,“老大”地位暂时无虑,但是与老二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小。2011年前三季度,江苏GDP增速比广东高1.1个百分点,总量比广东低1840亿元。而2010年前三季度,江苏经济总量比广东低了2191亿元。据推算,江苏有望在2017年超过广东,坐上GDP总量的头把交椅。而之前,深圳的GDP总量已经被苏州超过。

  广东之所以慢下来,有多种直接原因——外贸市场的不景气、低附加值产业所占的比重比江苏高,转型压力大、新兴产业的培育不尽人意、自身的区域差距过于悬殊等等,但是对于区域主政者来说,如此主动“示弱”却是鲜见。

  按照惯常的逻辑,为了应对来自江苏的威胁,老大广东势必应该让自己快起来,快起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保持住现有的优势,不淘汰落后产能,不培育新兴产业,因为这些是以牺牲速度为代价的。虽然这种“快”,众所周知是不可持续的,必然会导致广东未来进入更深的“增长陷阱”而难以自拔,但至少能确保在在现任官员的任期内,老大的位置不失,政绩上不会有瑕疵。如果主政者遵循这样的思维,采取如此短视的举措,那么确为区域发展之不幸。很遗憾,这种不幸并不鲜见。

  所以,我们认为,广东“示弱”并非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应对,为区域未来发展拓展更大空间。正如汪洋所说的:“保证转型升级的成功是战略的成功,而保持总量位次不变只是战术的胜利。如果过分注重总量规模,可能在战术上能够暂时胜利,但贻误了转型升级的时机,造成战略上的失败就是彻底的失败。”

  广东在放弃经济战的同时,却打起了民生牌。比如在经济放慢的同时,也有快的一面,比如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创1981年以来的新高,城乡收入比近8年来首次缩小到3倍以内;建立健全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镇的制度设计;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形成“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型政府等等。

  这些措施可以理解为广东主政者偿还之前因为快速奔跑而积累的欠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倒逼,也可以理解为“分蛋糕”。但是更重要的是,广东的主政者意识到,民生问题的解决、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服务性政府的建设恰恰是当下经济慢下来的深层次原因。“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相辅相成的,今天的“分蛋糕”,是为了明天能做更大的“蛋糕”。

  所以,我们认为,广东的“示弱”,是为了未来更有质量的奔跑,放弃经济战,打出民生牌与社会改革牌,实为解决经济慢下来的最根本解决方式,在这个基础上,产业升级与转型才有成功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广东做法,确可为各地主政者学习的“样板”。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