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广州市已迈入“GDP万亿元俱乐部”——2011年,广州地区财政总收入为3985亿元,实现GDP12380亿元。如此庞大的数据,是个什么概念?对此,有市政协委员煞有介事地作了个横向比较,结果直观而“耀眼”:广州GDP约等于埃及、菲律宾、匈牙利或者新西兰全国的GDP总额,堪称“富可敌国”。
广州“富可敌国”,这算不算是一个好消息呢?当然,甭管形式还是实际,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譬如政府官员来说,就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利好消息,因为耀眼的数据往往意味着耀眼的政绩。可对于普通市民,甚至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恐怕就得打上一个大问号了。
举例来说,作为城市的美容师,广州街道环卫工人这一群体目前的收入来源,主要靠每户每月缴纳的10元垃圾费。但这笔钱却很难收上来,这样一来,部分环卫工人的收入就难有保障。而市民的反应则是,政府如今有钱了,却连10元钱的垃圾费也在跟老百姓锱铢必较。10元钱的垃圾费若由政府买单,也不过每年多支出4亿元而已。尽管这只是财政收入中的“九牛一毛”,但效果却是多赢的:既解决了底层弱势群体的生计问题,也减轻了广大市民的负担——尽管这种负担或可忽略不计,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形象也将得以提升。
但令人尴尬的是,对于取消10元垃圾费,有市人大代表连续多年奔走呼吁均未果。当然,类似垃圾费这种亟需落地的“惠民细雨”,还有很多很多。可饶是如此,在地区GDP高歌猛进、富可敌国之下,所呈现出来的却是另一番图景——“细雨不润百姓心”。反差如此鲜明,令人情何以堪!
在我们这里,在庞大的经济数据辐射下,老百姓是很容易“被幸福”的。甚至在某种层面上一不小心就成了“富翁”,用阿Q先生的话来说,就真的“阔起来了”。比如,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总量庞大而常住人口少,如此一“平均”,“奇迹”便产生了——地区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高达几十万,一下便迈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种GDP神话,当然只是一个冷笑话。
时下,老百姓之所以对GDP嗤之以鼻、讥之为“鸡的屁”,其原因就在于:很多时候,庞大的经济数据未必和民生福祉发生关联,广大市民不一定能从中感受和分享到多少经济发展的果实。相反,一些地方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甚至不惜侵犯民众正当权利而带来的GDP增速,只会让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并使整个社会状况进一步恶化。
需要说明的是,GDP最初并非衡量社会福利,而只是为了衡量市场经济活动状况。正如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GDP只是一个量的指标,而非一个质的指标。它既没有考虑财富分配,也没有道德价值观。”而现实恰恰相反,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办法,使得一些官员为了凸显政绩而唯GDP马首是瞻,最终导致GDP所描述的“发展”与真实的社会状况发生严重偏离。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片面追求GDP增速,所带来的不过是一种财富幻觉,甚至如斯蒂格利茨所说的只是一种“充满穷人的富裕”。这种情形下的GDP,即便再怎么庞大、数据再怎么漂亮而耀眼,也终究只是一堆冰冷的数字,让人难以感知到其中的暖意。那么,一些官员在报告中所谓的要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又从何谈起呢?
毫无疑问,一个地区的GDP和财政收入虽然增长迅猛,但只有还富于民,反哺民生,实实在在地让广大民众受惠,才能诠释公共财政的民生情怀,凸显公权“执政为民”的理念,为政府形象加分。否则,即便GDP赶英超美,又干百姓何事呢!对于百姓来说,这不过是一种调侃的谈资,甚或根本不愿提起,一笑而过。
校车安全不能被“分蛋糕”所干扰 / 2012-01-11 23:26 / 评论数(0)民生工程成空谈让监管再次裸奔 / 2012-01-04 23:24 / 评论数(0)“米贵稻贱”考问公权执政良心 / 2012-01-04 23:20 / 评论数(1)官府曲线获信与“不搞异地监督” / 2012-01-04 23:20 / 评论数(0)孩子非“私产”,反家暴须社会合力 / 2011-12-20 23:33 / 评论数(1)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