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是一个很有暗色魅力的东西,它能无中生有,死中变活,把一个荒唐的话题证明得活灵活现。但它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完美的构筑一个令人信服的阴谋论,需要运用到许多技巧。这种技巧,是可以学习的。或者说像唐骏的学历一样,可以复制。

今天我看到《人造韩寒》一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阴谋论范本,有着理论上的一切特征。我很喜欢,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精密的分析,从中提炼出一些编撰技巧,供爱好者使用。

让我们开始。

首先回顾一下三个最简单的逻辑概念:

一个叫做充分不必要条件。举个例子,萧峰学了降龙十八掌,绝对会成为一代大侠。但就算他没学,一样也能成为一代大侠。所以降龙十八掌是萧峰成名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一个叫做必要不充分条件。陈近南对韦小宝说过一句话:“这些武功,你学了是九死一生,不学是十死无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充分必要条件。尹志平那啥了小龙女,所以小龙女必然要杀他,如果他那晚回去和赵志敬搅基,小龙女必然不会杀他。那啥了佳人,就是尹志平被小龙女杀死的充分必要条件。

复习完这三个概念,接下来,让我们仔细阅读麦文的第一部分:《韩仁均》。切掉一切情绪化的语言,之保留逻辑骨干,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的立论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一:李其纲是韩仁均的大学同学。

因为二:韩仁均对韩寒精心栽培不遗余力。

因为三: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

因为四:韩寒第二届作文不够轰动。

结论:韩仁均是韩寒的枪手,那道随机作文题是李其纲事先准备好的,是作弊。

不用说,这四个条件没有一个可以构成结论的充要条。仔细分析可知,这四条,一部分属于充分不必要条件,一部分属于必要不充分条件。

无论是哪一种,这四条证据都无法独立得出韩寒作弊这个结论,只能作为旁证。就好像一起谋杀案现场,警察找到死者一个朋友的头发,这是一个旁证,仅凭这个证据无法起诉,只有和关键性证据综合起来看,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让我把该文四条证据判断写的更明显一点,便可知其荒谬:

因为李其纲是韩父大学同学,所以他必然要帮助韩寒作弊。

因为韩父对儿子精心栽培不遗余力,所以韩寒必然是作弊。

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所以他必然是作弊。

韩寒第二届作文写的不好,所以他第一届必然是作弊。

看明白了没有,这四个必然的判断句,都是荒唐的。

这就是阴谋论的第一件武器:偷梁换柱。作者的手法,就是理直气壮地把“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充分不必要条件”偷梁换柱成了“充分必要条件”。使推论看上去貌似合理,很有说服力,掩盖住缺少核心证据的痛脚。

这把武器非常好用,只要把读者的思维用特定手法套住,跟随自己,就足够了。

那么怎么套出读者思维呢?

这时,就用到了第二把武器:走进科学。

大家都看过走进科学这档节目,里面会介绍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但最后会给出一个非常坑爹的解释。但是从文本技术来说,这个节目非常成功,在前面90%的内容里,设置层层悬疑,不断用设问句和疑问句,把你的胃口和好奇心吊得高高的,不看到最后简直就要吃不下饭了。到这个时候,观众已经不会去注意到这些悬疑都很扯淡,完全被解说词引导住了,会不自觉地跟随着它的节奏思考。

而这种手法,在《人造韩寒》,应用得非常明显。它可以屏蔽掉读者的独立思维,在不知不觉中跟随作者的舞步起舞,完全忽略掉逻辑上存在的陷阱和漏洞。让作者挥舞“偷梁换柱”这把武器时,更加得心应手。

还是以该文的第一部分为例。

首先作者劈头就说:“一个不读书的年轻人却以文立身,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密。”

这个开场白非常熟悉,《走进科学》几乎每一期都会用的。它是一种催眠,目的在于先声夺人,让读者阅读前就有了一个不明显的预设立场:“常识不可靠”。读者受了这种催眠,就会对常识起了疑心,这个疑心开始并不大,但会逐渐发芽成长,遮蔽掉逻辑阳光,让阴谋论得以滋生。

紧接着,作者罗列了两个事实:韩父与李其纲是大学同学;韩父对文学有执著有野心,对韩寒栽培不遗余力。

在这两个事实中间,作者又祭出了“走进科学”这个法宝。他说了一句话:

“真相沉了下去,韩仁均浮出水面。”

他用这一句暗示意味极其浓厚的美妙修辞,把两个完全无关的事实联系到了一起,给读者进一步催眠。这句话的狡猾之处在于,表面看,它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指控,实际上,这是一种留白效应。任何读到这句话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这两段事实与他的论点联系到一起。

这种催眠的效果是巨大的。

在论述韩父与李老师之间关系时,作者是这么说的:“韩仁均继续以自学考试的方式,在1982年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文凭。李其纲也是那届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生,两人同为上海生源,同一专业,并且毕业后都在上海从事文化工作。”

看似证据确凿,却经不起推敲。这三个判断——同一生源、同一专业、毕业后在同一领域工作——都属于充分非必要条件,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两个人合谋为韩寒作弊,甚至连两个人互相认识这个基本前提,都无法证明。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走进科学”近乎催眠般的语言,很多读者就忽略掉这个矛盾,沉浸在暗示中:“哦,原来他们俩认识”,“哦,原来韩父对功名这么执著”,“哦,我说韩寒怎么能作弊呢”。迷迷糊糊中,就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了,说什么信什么。

读者进入催眠状态之后,作者紧接着,又抛出一个绝妙的大锤。

“而让韩寒成名的《杯中窥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笔老道,最后甚至还出来了拉丁文。对于一个连英语都不顺溜的17岁少年,这似乎不可能现场写作。(比较搞笑的是,文章中为了显摆学问的拉丁文,其实还是拼写错了)说实话,如果不百度一下,《杯中窥人》那篇文章别说在现场写作,你甚至都不懂其中的一些典故。”

在这一段里,作者继续在玩弄“偷梁换柱”的招数。他的逻辑是这样:

1一个十七岁少年不可能写出这种引经据典的老道文章。

2韩寒写出来了。

3所以他一定是作弊。

不用问,这个逻辑判断也是荒唐的。普遍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上,正因为大部分同龄人写不出这种东西,韩寒的这篇作文评价才格外的高。至于英文不流利,也和会不会背拉丁文没必然联系。我高中时为了装逼,特意背过一句Delende est Carthago,逢人就说,但这也证明不了什么。

这个逻辑上的缺失太明显,很容易被人察觉,但作者用了一个绝妙的手法进行了弥补。

他在这段最后一句话——“说实话,如果不百度一下,《杯中窥人》那篇文章别说在现场写作,你甚至都不懂其中的一些典故。”——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产生了共鸣:“是啊,那么深奥的玩意,我都不懂其中典故”,读者会产生错觉,逐渐从“自己不懂”过渡到“韩寒不应该懂”,进而觉得作者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

这时候,第三把武器应时而出,它的名字叫:海市蜃楼。

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你想不通吧?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居然能现场写这样的文章?然后你就开始崇拜天才了。现在,想想韩仁均和出题者李其纲的关系,你是否懂了呢?”

两个“走进科学”式的反问句,把读者质问得如醍醐灌顶,悚然一惊。我操,是啊,一个小孩怎么能这么聪明?让我想想韩仁均和李其纲的关系……诶哟我操,这内幕黑去了。

在这两句话里,“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使用方式已经一览无余。

我们平心静气地回想一下,在这之前,作者给出了无数的暗示,实际上却没有给出任何定论。他从来没有直接说过李助韩父作弊,从来没直接说过韩父代韩寒枪文。从逻辑上来说,作者没有任何结论,一切都是读者在刻意的引导下脑补出来的。

但是当读者读到这里时,他不会认为作者没给结论,正相反,不断的暗示让他认为作者已经给出结论来了,结结尾处这两段事实,不过是给“结论”敲钉转角,让论证更坚实。

在作者妙手之下,“结论”这个海市蜃楼,在读者眼里,变得与高楼大厦无异。

“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把读者从“逻辑判断”这个杂草丛生的地方拽出来,请上一个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作者本来应该建立一个可信的基础,然后再盖起自己的逻辑大楼。可是作者略过了打地基这一步,用未经论证的论点直接取代了结论,然后以此为基础建起了整篇雄文。

举一个例子。我对老板说:“投资A项目赚钱,投资B项目不赚钱。”老板问我要证据。我说假设A项目能赚500万,那么公司收益会增长5%。你看,在这里,我本来需要论证的,是A项目如何赚钱,但我没有,我强行把“A项目能赚钱”这个需要论证的假设当成一个合理前提,来论证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

该文作者,用的就是这么一种手段。不是每个老板和读者都能识破这一招。

“海市蜃楼”是一个战略性武器。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强化第一部分的结论,还对接下来的几部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海市蜃楼”的培养,读者这时候已经起了疑心,认为韩寒太可疑了。在接下来的部分,他们会把这副有色眼镜戴起来,审视一切貌似可疑之处,并容忍越来越多的逻辑破绽。

于是我们进入到第二部分:路金波。

第二部分的逻辑推论,更加不堪。我们剔掉那些催眠式的修辞以后,剩下的只有一句话:韩寒从2008年开始风格突变,所以是路金波帮他炒作的。

在这个逻辑里,隐含着两个逻辑判断:

因为韩寒风格突变,所以韩寒背后有团队。

因为路金波文章写得好;因为路金波是韩寒的书商,所以韩寒背后的团队是他操控的。

老手法,又是“偷梁换柱”,把“必要不充分条件”偷换成了“充分必要条件”,一如既往地没有关键性证据。

但是没关系,作者还有第四把武器:“大海无量”。

大海无量,铺天盖地。作者用海量的数据与资料把读者淹没,,一来显得专业而精准,二来让读者目不暇给,无从判断这些数据与论点是否有相关性,最终只能接受作者的结论。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的数据有两大块,有韩寒与名人的骂战统计;以及文章类型的发布统计。这两部分数据,猛然一看,觉得好专业好数据流。可仔细看下来,却没看到数据对论点有任何决定性支撑。貌似论证了许多,实际上只是把作者的观点重新复述了一遍,还是一句车轱辘话:因为韩寒风格突变,所以他背后有团队。没有任何新东西。

事实上,一个人风格突变的原因太多了,从最商业的“我需要转型”到最跩的“我乐意”,不胜枚举。背后有团队策划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性。但作者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踩到笼子底下,拽出一只他最需要的可能性,扔给读者看,还吆喝了一嗓子:“看,就这么一种可能。”

这个逻辑错误太明显了,可是,在“大海无量”这一招的掩护下,读者只见到铺天盖地的数据汹涌而来,折服于作者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他的任何言语都深信不疑。

大海无量在第四部分,达到了高潮。

在第四部分,作者认为韩寒经常在赛车时间前夜进行创作,这太不正常了!于是他针对赛车时间与发文时间进行了对比,这个数据对比是全篇的亮点所在,但也是破绽所在。

首先,“比赛前夜”不会必然导致“没时间写东西”,两者没必然联系。不用举别的例子,我就是一个越忙创作欲望越强烈的人,很多东西都是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迸发出来的,而且效率奇高,质量也奇高,远比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时强。我不知道韩寒是不是如此,但“比赛前夜怎么可能写东西”这个判断,肯定是不成立。

其次,发文和写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最后,也是最可笑的一个破绽。作者在数据表前加了这么一句:“我立刻发现在韩寒身上,从2008—2011这四年来,居然有13篇文章重叠了!”

而他在之前的博文类型统计里,显示08—11年之间,韩寒足足有249篇文章。作为一个赛车手,只有5%的文章是比赛前夜发布的,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显著到拿出来当证据的地步。

可是作者用“大海无量”这一招,屏蔽掉了读者可能的追问。读者看到这么一个看问题的全新角度,立刻觉得耳目一新,随即又惶惑于这精密的数据与日程对比,从而放弃其数据掩盖下的逻辑大窟窿。

在这里,“走进科学”挺身而出,居功厥伟。请注意作者的修辞:“我立刻发现……居然……了!”他用了“居然”这一个词,后面再追一个叹号,让读者感觉这是一个大秘密,刚刚被发现了。“区区十三篇文章”,被修辞成了“居然有十三篇文章”,意义立刻有个一个大反转,起给读者带来的引导效果,不言而喻。

这种修辞手法,屡次出现,比如:

“已经进入比赛状态的韩寒怎么可能不顾比赛,不顾车队同伴,而坐在电脑旁边收集信息、进行思考、最后好整以暇写出1200多字的时政博客长文?”

对这个咄咄逼人的无理问题,其实读者只需问一句“怎么就不可能”,即可把整栋逻辑大厦推翻。可是,这反问句太长了,还带着许多的语法成分,这就打消了许多读者继续深入思考的意愿。而“怎么可能”、“不顾”、“好整以暇”等修辞方法,更把读者的情绪带去了作者希望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这四把武器,实际上很少单独使用,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有的负责掩护,有的负责带路,有的负责主攻,像公孙谷主的打法一样,讲究的是配合。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掩盖一个根本站不住脚的逻辑。

文章的第三部分谈论的是形象策划技术,第五部分纯属主观看法,都与主题无关,可以略过。我们直接进入结论。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第五把武器隐然浮现:自食其果。

自食其果,又叫循环论证。它隐藏在每一部分的文字之后,于无声处掌控着读者们的心理,给千疮百孔的逻辑骨架支起一个颤巍巍的脚手架。

什么叫循环论证呢?

1因为诸葛亮居心叵测,所以他想把持蜀汉朝政。

2因为诸葛亮想把持蜀汉朝政,所以他居心叵测。

我们看到了,这个例子里,论据和结论是在不停地循环证明,A证明了B,B又证明了A。因果倒转,川流不息。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

作者罗列了那么多疑点,为的是证明韩寒是人造的;与此同时,只有将“韩寒是人造的”作为一个确定的前提来接受,才能证明那些疑点是可疑的。循环往复,无穷匮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阴谋论”,往往其自身的逻辑框架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破绽百出。而那五把煊赫无比的武器,几乎都是用来掩盖住逻辑缺陷,操控读者情绪。有志于阴谋论的同好们,从此不逼纠结于逻辑上的完美,专心致志地苦练这五门技艺,就够了。

最后我得说,我不认识韩寒,也不知道韩寒是不是人造的。他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手里没足够证据,无从判断。但从作者这篇文章里所提供的证据和论据,完全不足以得出韩寒人造这个结论。

还得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