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也 | 评论(1) | 标签:韩寒, 方舟子

当麦田宣布缴枪,当方舟子初入韩战,网上就有人宣布韩寒已经赢得赛点,但我知道,序幕刚刚结束,正戏即将上演。原因就在于:麦田与方舟子,如果说前者是论辩的业余拳手,后者就堪称职业拳王。

在网上关注了方舟子多年,对此人一直不大感冒,这厮偏执、固执,有科学沙文主义倾向,从反中医到反伪科学,都让我很是不满,皆因我既是科学爱好者,偶尔也出轨到爱好伪科学(这两者其实可以统一),以科学反伪科学,犹如让我老婆去打情人,讨厌!但方舟子有一大优点,那就是搜罗证据、论证推理的能力,在今的文章写手中无与伦比。这一特点使他那些考证伪学历、伪论文的文字,读来如抽丝剥茧,有侦探小说般的过瘾。

见人咬人、见鬼咬鬼的方舟子,这回咬上了韩寒,如果仅从看热闹的角度,其实堪称棋逢对手。但韩寒及其阵营或支持者,却连出臭招,使这局棋很快就向有利于方舟子方向演化。

首先,在韩寒KO了麦田之后,大概未免有点得意忘形,在应对方的最初几文中,语多轻浮、浮躁,等到在方的步步紧逼中醒悟过来,祭出手稿等杀招,已经陷入被动。

其次,韩寒阵营中似乎也有点乱了阵脚,欠缺严谨、有力的反驳,说来骂去始终无非两招:第一招,认为作者归属是不证自明的,应该奉行“无罪推定”的原则,但问题在于,学术上的考证、质疑和法律上的诉讼,本不是一回事,并不遵循同样的标准、原则,《红楼梦》的作者是否是曹雪芹就至今不乏质疑者;第二招,就是强调韩寒对社会的意义,“就算是有团队、有包装又怎么的”,“有缺点的战士仍然是战士”,总比你方舟子这只咬民不咬官的苍蝇强。这第二招其实已经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畴,同时也对方舟子多少存在曲解或丑化,作为主要以打假为己任的方,确实不及韩寒那么有宏大的主旨和尖锐的思想,但方的一些观点、言论其实并不为官方所喜欢,否则其主要舆论阵地“新语丝”网站不会关了又开、开了关,至今大多时间需要翻墙才能访问。从这个角度,方舟子也算言论自由的践行者和争取者。

我以为,无论方韩论战的结果如何,都不会对韩寒大众偶像的影响力造成太过致命的伤害,这不仅因为我相信韩寒仍然是他主要作品的主要原创者,即使背后有父亲、有团队,其影响力肯定也是局部的、有限的,比如可能参与了部分作品润饰和修改吧(我记得以前韩寒也承认父亲会帮改他博客的错别字),但应该无关作品作者真伪的大局。我的理由很简单,要将一个完全没有写作才华的人捧上位,这个经营成本和压力都太大了,难以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

我对韩寒比较乐观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至今为止,他其实只有一个弱点被方舟子抓住,方舟子最核心的攻击其实都围绕这个弱点展开,那就是:韩寒曾经是一个很装B的青年。

大约四五年前,我接触到一篇韩寒的访谈,当时读下来给我两点感觉:一是韩寒是蛮有才华、蛮有思想的有为青年,二是韩寒很爱装B。在那篇访谈中,韩寒声称自己从来不读书,一个作家从来不读书这已经让我难以置信了,而且,因为那时有人称韩寒为当代鲁迅,访谈中就此问韩寒怎么看,韩寒回应“不觉得一个被毛推崇过的作家有什么了不起”,我认为以韩寒的文学素养,不可能看不到鲁迅单纯作为作家的价值和意义,何况一个作家怎样和毛的推崇又有什么必然关系,毛还推崇过李白、李贺、《红楼梦》呢。因为访谈中的上述两点,我认定韩寒爱装B。而今天,韩寒自己都承认自己有爱装B的历史,这使我很有先见之明被验证的快感。

少年韩寒为了方便在作文、小说以及可能还有其他场合引经据典,捧着《管锥篇》、《二十四史》等大部头狠啃,青年韩寒却一直否认自己的读书经历,再后来韩寒承认自己其实还是会花大量时间阅读杂志、网站的,再再后来韩寒终于承认自己读过很多书虽然是写书时难免现买现卖,仅仅在读书上这点,韩寒就已经改变了几次口风。对于当年被别人问到《三重门》书名等一些典故,韩寒也总是一副爱理不理应声“忘了”;而方舟子,从韩寒声称不读书,就推论出不读书就不可能写出《三重门》及一些作文,从韩寒声称少年时读了很多书,就推论出韩寒不可能系统读了那么多书,从韩寒忘了书名的典故,质疑怎么自己书名的典故都忘了……..啰嗦了半天,只想说明,上述情节其实就是一个有为青年的装B故事,以及一个或许不那么有为的中年狠抓着青年装B不放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本就应该出现在一出喜剧或者闹剧中,所以大家看看热闹也就可以散了。韩寒仍然是一个有为青年,他下回还争取民主、自由,只要少抛出素质论这类不够素质的观点,也仍然应该赢得大家摇旗助威。毕竟,人无完人,在这个社会,还有很多比纠住一个青年过往的小陋习更重要的事情。当然,装B有风险,一定要谨慎,这个是我们从这个事件中另外需要吸取的教训。

本文由自动聚合程序取自网络,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数字时代立场

定期获得翻墙信息?请电邮订阅数字时代